吃汤包
(2024-02-14 20:32:46)
标签:
随笔 |
汤包,外面是皮,里面是汤,皮很薄,汤很鲜,一个小蒸笼装一
只。富春的汤包很有 名气。时下每只售价 10
元,近日我和老伴去
品了味,解了馋。今年重阳节前,我和老伴开了个“碰头会”;决定潇潇洒洒过老人节,把钱存放到肚皮里,吃好,喝好,身体好,延年益寿,多活一天就有效益,比存银行利息多去了。同时也免得儿女们惦记着。我表示:“你想吃啥,我买啥,保证不皱眉头!”她不客气:“嫁汉嫁汉,
穿衣吃饭,下馆子你当然埋单。”“吃什么东东?”我问。“当然吃汤包,
把 10 多年前的损失捞回来!”她答。说起 10 多年前吃汤包的事,有点儿丢人显眼,2002
年,我们银婚,决定到富春尝尝“皮包水”。那时汤包 5
元一只,也是每个小笼装一只。包子送到跟前,我用筷子去夹,皮破了,汤也流完了。一个包子皮还没把牙缝填满。服务员笑着说:“老大爷,吃汤包要先用吸管喝汤,而后要轻轻移,慢慢提。”我俩是哑巴吃黄连,有
苦不好意思说。这回老伴提议吃汤包,我赞成。心想,这回一定不能再出洋相。10
月 21 日,我们买了两只汤包,两只三丁包,一个烫干丝,共计 51
元。我先把小碗放在蒸汤包笼下面,防止漏汤。而后用管子吸,吸了大半,不小心吸管把包子底部又扎了一个洞,幸好有小碗
接住。两个人将一盘千丝和三丁包子一扫而光。出门一算账,乖乖,
一顿早饭干掉两三天伙食费,老伴说,如果买 50
元螃蟹,包二三十
个汤包不成问题。我说,拿钱买潇洒,不要后悔。把私房钱藏进胃
子里保险!老伴说,好,中午再吃美食。在兴城路的一家饭店买了
一个夫妻肺片,一个蒙古烤肉和冰激凌,花了 79
个大洋,老伴高兴
33得大呼过瘾。晚上回家写打油一曲:“老夫老妻庆重阳,不思登高喝
包汤,学会消费无牵掛,金秋晚霞唱小康。”
(扬州晚报 20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