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幼儿出现饥饿或信号时,父母或照养人要与婴幼儿建立良好的感觉关系。儿童早期的饮食体验和社会饮食文化环境对其以后生活中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在辅导挑食儿童的父母时,以下几点是很有效的:
1、父母的角色是提供营养丰富、适合孩子年龄的食物,并且决定饮食的时间和地点;父母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决定吃多少或全部吃完;
2、根据孩子的食欲、活动量或身体是否处于快速发育,或是否处于兴奋或过度劳累状态,每一天孩子的饮食量是不同的;
3、在非对照或非强制性的环境中,健康的孩子有自我控制自我饮食量和能量消耗的能力;
4、在愉快的用餐环境中按膳食结构提供每日的正餐,且不受电视或其他活动的干扰;
5、鼓励父母要耐心地介绍不熟悉的食物,支持孩子接受新的食物。如果某种食物前几次被拒绝,父母要在以后反复再尝试提供给孩子,可能需要高达10次;
6、避免强迫(如表扬、奖励、贿赂、惩罚)孩子吃特定的食物,长此以往这是适得其反的,更易形成抵触情绪讨厌食物而不是接受;
7、学龄前儿童留在餐桌前15~20分钟是比较合适的;
8、鼓励积极的进餐时间角色示范,尽可能一家人共同用餐,家长像孩子一样进食,至少有一种相同的食物。
以上摘自《2013年加拿大安大略省0~6岁分阶段喂养指南》http://vdisk.weibo.com/s/z2i9ZAZ6EDy7O
对于指南中的婴儿期添加果汁的部分个人持保留意见,但对于育儿与喂养关系这一段深度认同。希望各位爸爸妈妈好好看一看,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过度包办孩子自己的事情,爱过度了,往往过犹不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