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4走进天津意式风情街

标签:
天津意大昨租界意式风情区光明道5号回忆 |
分类: 旅游 |
正值清明,由于疫情严峻,不能扫墓,但外出去人少的地方还是没问题的。83岁的老妈想回旧居光明道5号看看,爸问我是否能陪着走一趟。这太没问题了!儿子帮助母亲实现愿望这是责任也是无上荣幸!光明道5号在天津河北区意式风情景区内,距离爸妈家开车也就十分钟路程。妈早些年经常自己步行去那里转转,但近两年就不行了,腿力不支持了。
4日早上,我们先下楼吃一顿地道的天津早点-油条就豆腐脑。
吃完早点,我们三人出发,八点多就进了意式风情区,直接来到光明道西端的意大利兵营。
1902年6月7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位置介于天津奥租界与天津俄租界之间,南临海河,北到津山铁路,与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隔河相望,面积771亩。
1902年,意大利首任驻天津领事费洛梯上尉在进行认真勘测和规划之后,利用海河清淤的废土垫平沼泽洼地,修建排水系统,兴建意大利风格的花园住宅并完善相关的服务设施,包括俱乐部、意国花园、菜市和警察局。
1908年,围绕马可波罗广场兴建女神别墅。
1924年,梁启超寓所及饮冰室书斋建成使用。
1947年,我国正式收回原意大利租界。
1950年,天津将原意大利俱乐部回力球场改为第一工人文化宫。
1986年,划定一宫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
2000年,重建马可波罗广场和平女神像。
2002年,天津海河公司启动对意风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工作。
2009年,意风区正式开街,天津市规划展览馆落成。

1900年10月,意大利驻华公使萨尔瓦葛以“为了有效地保护意大利人在商界及航运方面的利益”为由,下令参加八国联军的意军占领海河东北岸,随后与清政府展开了关于开辟意大利租界的交涉。
1902年5月2日,时任天津海关道的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开启了意国租界的建设。意大利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在中国派驻有一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营,由三个中队编组而成,混合兵种,共计999人。原意大利兵营坐落于当时天津意租界利玛窦路也称营盘小马路22号(今河北区光明道20号),兴建于1916年,1925年前建成。

意大利兵营以营为建制,其司令官为中校军衔。在天津的意大利兵营,初期驻扎的意大利海军陆战队队员有400人,至20世纪30年代,增至500余人。兵营建筑坐北朝南,呈“Π”形布局,原为三层坡顶楼房,房屋高阔,砖木结构、红砖清水墙,瓦顶,虚实变化丰富,局部还有雕饰和灯饰。营盘占地6.309亩,房屋131间,建筑面积为8470平方米。正面主楼的二、三楼前檐建有宽三米的大拱券式通廊,便于人员往来和快速集结。兵营正面和东面建筑主要是士兵宿舍。另外,还设有厨房、餐厅和多处放置军需物品的配套设施。西侧建筑主要是用于军官办公。兵营东面建筑的拐角处部分房屋为牢房和禁闭室。兵营建筑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虽然占地不大,但功能齐全。是以古罗马式建筑为主体的典型军营式建筑。三面建筑围成了比较宽阔的操场,意租界当局曾在此操场上举办过多次的纪念活动,还在此接待过中外军政要员。逊帝溥仪避居津门时也曾来此进行过所谓的视察。
1940年,意大利当局因欧洲战场兵源不足,将天津驻军撤回。意租界当局遂将兵营提供给侵华日军。抗战胜利后,美海军陆战队和国民党军队都曾在这里驻扎了一段时间。
原光明道5号是意式洋房别墅。姥爷在解放前是日本洋行的会计,一直期望在租界地里置房产,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解放后,姥爷一家搬入这里。妈成年后离开天津,去青县农场工作,结婚生子。我没见过姥爷,姥爷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姥姥去世那年我不到一岁,所以也没留下记忆。由于妈经常带我回津探亲,所以我对这里原来的建筑印象很多,但现在这里已经完全陌生了。


如今的光明道,依旧狭小,但干净整洁。

光明道东端的民生路。

原意大利商店旧址。


如今的光明道,依旧狭小,但干净整洁。

光明道东端的民生路。

原意大利商店旧址。
但丁·阿利盖利(1265年-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但丁从37岁被宣告永久放逐,后来客死异乡。九岁邂逅心灵上永恒的恋人佩雅丽琪,这位后来24岁香消玉陨的少女,成为但丁日后创作的源泉。《神曲》为但丁不朽的巨著。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和平女神雕塑,高13.6米,建于1923年,于马可·波罗广场广场中心。由意大利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原雕塑上世纪50年代拆除,意大利风情街改造时被复建。
1931年,曾任意大利驻华公使的齐亚诺来到天津与当时意大利驻天津领事查璧商讨如何增加租界收入,由于当时上海的回力球场开设以后经营良好且获利颇丰,他们便决定在天津建一所回力球馆。之后,查璧从上海回力球场找来意大利人傅家烈和当时素有球王之称的乔尔贵协助建设。同时,由天津意国领事馆和天津意租界工部局分头向天津意租界内的国内外富商们发动集资。天津意租界工部局的翻译郭志卿让当时在天津意租界工部局担任咨议的杨豹灵和孙俊卿二人出面在一些下野军阀、官僚买办、商豪富贾当中活动并集资。1933年,国内外股东已集资40余万元。同年,回力球场招标兴建。
1934年8月,义商运动场大楼落成。9月20日的天津《大公报》以一个整版的版面宣传义商运动场正式开业。当时的的广告语为:“世界上最快速度之球戏”。1936年意大利回力球馆竣工开业,取名为“天津意商运动场”。
1942年,瑞士籍犹太商人李亚溥接管回力球场,改名为“海莱运动场”,仍然是作设赌抽头的生意,是天津最大的赌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停业。
1949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意大利回力球馆,并拨给了天津市总工会。随后,天津工会工人俱乐部在这里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关颂坚和凯思乐主笔改建为工人文化宫。1950年,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剪彩对外开放,成为全国第一家工人文化宫。周恩来总理赠予图书一部。时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长俞启威、天津市政协主席黄火青为其亲笔题词。1954年,第一届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就在此召开。
1958年,天津市工会拨款200余万元,将原来占地3453平方米的建筑地基扩充到13400平方米并扩建了设有2400座位的剧场、图书馆和游艺厅。1994年,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改办一宫娱乐城。

安静的步行街。







妈走累了,坐下来休息,遥望着光明道5号的方向。
我感觉这次出行,是妈对姥爷姥姥的追思和对自己大半生的沉淀和回忆。
前一篇:小鱼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