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发展方向的想法
(2023-01-07 11:05:14)分类: 科学想法 |
一、长期k理论
人有很多追求快乐的方式,如看电影、听音乐、旅游、吃美食等,人普遍会努力地追去快乐。假设人在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快乐的总量为a,痛苦的总量为b,k=a/b(这里的快乐是指广义上的快乐,包括各种自己喜欢的感觉、情绪等,如刺激、舒服,痛苦是指广义上的痛苦,包括各种自己讨厌的感觉、情绪等,如伤心、烦躁)。我觉得人变得更快乐不能单纯地让短期内的a增大,而是要让长期内的k增大。但我觉得目前普遍的追求快乐的行为不能让人在长期内的k的值(以下简称长期k)增大。从以下两点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看出来:
1、古代人和现代人、穷人和富人之间没有明显的快乐程度的区别。现代人拥有许多古代人享受不到的享乐方式和物质资源,有肯德基、麦当劳、网络游戏、电脑、手机,有各种音乐、影视资源,可以网购,可以坐火车、飞机去旅游,这些在几千年前的人们看来都是不能想象的。如果这些享乐方式和物质资源可以增大人的长期k,现代人应该要比古代人更快乐,未来的人也要比现代人更加快乐,人们应该要越来越快乐。当今社会富人与穷人的贫富差距很大,富人可以享受到的享乐方式和物质资源比穷人多很多。因为没有出现明显的现代人比古代人的长期k更大,富人比穷人的长期k更大的现象,如果这些享乐方式和物质资源可以增大人的长期k,那么增加的快乐的量和增加的物质资源的量的比也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由这些现象我猜测至少大部分的享乐方式和物质资源都不能够明显地增大人的长期k。
2、不同的人、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样的客观事物、生活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快乐的感受。同样是汉堡,富人可能并不觉得汉堡算美味,但对于每天捡垃圾吃,每天挨饿的乞丐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美味佳肴。乞丐一开始吃汉堡觉得好吃,吃汉堡的过程给他带来了快乐,但如果天天都吃的话乞丐也会吃腻,然后觉得汉堡也没什么好吃的,吃汉堡也就不能再给他带来快乐了。所以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产生快乐的标准,没有说某个客观事物一定会使人产生多少量的a。而且我觉得人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b产生地多,a产生地少,也就是说这个人在这段时间的k值小,在接下来的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他的a更容易产生,b更难产生。相反地,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a产生地多,b产生地少,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较短的时间内b更容易产生,a更难产生。比如一个人连续工作一个月,每天都加班,并且这个工作并不能给他带来快乐,所以他在短期内痛苦产生地多,快乐产生地少,也就是b增加、a减少,k也就减小。忙了一个月后终于完成了业绩,公司批准他休假三天。那么这三天他可以很容易地产生a,可能睡个懒觉就觉得非常满足,然后看场电影,听听歌,散散步都会觉得生活非常地美好。也就是说经历痛苦之后更容易感到快乐,相反,经历过快乐之后很难一直保持着快乐,比如某个人连续一个月游山玩水、吃喝玩乐,那么接下来他就更难感受到快乐并且更容易感受到痛苦,让他睡个懒觉、看场电影、听歌、散步已经难以感受到快乐了。所以我说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可以增大k,长期的话人的k又会逐渐趋于稳定。
根据以上两点我得出假设:人自身会调节长期k并使长期k稳定。这个假设可以说明为什么目前普遍的追求快乐的行为不能让人的长期k增大,也就是不能让人变得更快乐。这是我独立发现的想法。2024年10月我看完了书《成瘾》,书中写到:
“当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比如我的那位患者玩游戏的时候,大脑会释放出少量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但在过去七十五年里,神经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大脑中处理快乐和痛苦的区域是相同的,并且大脑会努力维持快乐和痛苦的平衡。每当这个天平向一侧倾斜时,大脑就会在另外一侧施加压力,竭力恢复平衡,神经科学家称之为“内稳态”。
多巴胺被释放以后,大脑会相应地减少或“下调”被刺激的多巴胺受体的数量,从而导致快乐-痛苦的天平向痛苦端倾斜,以恢复平衡。所以,我们常常会在快乐过后产生宿醉感或失落感。倘若等待足够长的时间,这种感觉就会消失,我们会重新回归中立的状态。然而,人类天生渴望对抗这种感觉,于是我们会再次回到那个快乐源泉的怀抱——比如再玩一局游戏。”
书中的理论和我独立发现的“长期k”理论相似。可以说科学发现已经证实了我的想法。
二、 长期k的理论来制定个人的行为准则
首先我对几个词做出定义,“追求生存”就是追求安全、健康地活着,使自己能保持意识和记忆。我觉得保持意识和记忆是底线,比如如果我是以无意识的植物人的方式活着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意义,在我无法恢复意识和记忆的情况下我可以接受安乐死。在保证了保持意识和记忆的底线后,我还想保持自己的行动能力和感知世界的能力。所以追求生存的行为包括了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延长自己的寿命,避免发疯、变傻、老年痴呆和残疾。我把增大短期内的k但没有增大长期内的k的行为称为“追求快乐”。“生存资源”就是使人活着的高性价比的资源,如便宜的食物、便宜的衣服等 ,“快乐资源”就是让人产生快乐的非生存资源的资源,如昂贵的美食、网络游戏、各种音乐、影视资源,旅游业等。
目前社会没有昂贵又有效的生存资源,如用基因技术延长人的寿命,人死后将意识、记忆上传到云端使意识、记忆延续。人类目前掌握的比较有效的追求生存的方式都比较廉价,如规律作息、均衡膳食、坚持锻炼、注意安全。而人类目前也没有发现有效的增大人长期k的方式,如通过药物、机器、手术来增大长期k,如人类研究出一种有着类似毒品的效果但没有毒品副作用的药物,食用该药物就会突破人产生使人快乐的激素的限制,从而增大人的长期k。
在这两个前提下,个人的行为在长期k的理论的指导下就会变成去追求生存、克制追求快乐的欲望。因为我定义的追求快乐是增大短期内的k但没有增大长期内的k的行为,所以除非在人临死前,追求快乐就是一个不重要的徒劳无功的事。所以追求生存的重要性高于追求快乐,不要为了追求快乐损害生存、浪费资源、花费过多金钱、破坏环境、违法犯罪。克制追求快乐的欲望如不酗酒、不抽烟、不吸毒、不花费过多金钱享乐,克制欲望除了为了避免追求快乐而损害生存,还有使自己的情绪波动幅度减小,注意不要让自己在短期内太快乐,因为根据长期k理论,在短期内a增长太多会导致在接下来b也会大量增长才会使长期k稳定,所以如果短期内太快乐了容易让人的情绪大起大落。所以人也不要害怕感到痛苦,因为人自身会调节长期k,短期内感到痛苦不会使自己的长期k降低。可以为了生存而主动追求痛苦,如一个不喜欢锻炼的人去坚持锻炼。
长期k还影响人的理财、婚姻、职业、遵纪守法等。在人要克制追求快乐的欲望下就不要将自己的太多比例的积蓄用于追求快乐,省下的追求快乐的钱可以用于追求生存,也可以存着。理财方式要变得更加稳妥,存钱应对可能会到来的疾病、意外、未来的养老,死后没用完的钱可以留给后代。也因为目前社会没有昂贵又有效的生存资源,所以钱也变得更不重要了,人也不要将太多钱用于高风险投资。有当科学家的能力的话优先研究追求生存的方法,没有当科学家的能力的话优先从事生存行业,创造生存资源。工作中多干少拿也更无所谓了,因为多干一点长期k也不会降低,少拿一点也不会造成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的后果。人也更不需要为了钱、追求快乐等原因违法犯罪。
长期k理论对我个人的影响参考《回顾实践“长期k”理论的经历》。
三、长期k的理论影响下的社会
如果一个社会中大部分的人以长期k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个人的行为,对这个社会有什么影响?我认为以目前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这个社会可以做到人均工作量减少、人均寿命提高。因为人们会更加注重生存,会更努力地解决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资源浪费、大病医疗、烟草、毒品、暴力犯罪事件、战争、恐怖主义、安全事故等关于人类生存的问题。有关人类生存的科学技术如基因技术、人类意识上传云端的发展速度加快。
现在社会的人普遍在努力地追求快乐,于是人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生产快乐资源。如果人克制追求快乐的欲望,减少消费快乐资源,那么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生产生存资源,也就可以降低人均工作量(所有人都需要消耗生存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生产生存资源,人均需要生产的生存资源降低,就可以降低人均工作量)。如果人更加注重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这个社会的人均寿命就能提高。在没有出现昂贵且有效的生存资源、昂贵且可以增大人长期k的资源的条件下,人可以进入共产社会。
我提出了与享乐主义、促进消费相悖的克制享乐欲望、减少快乐资源消费的观点。我认为社会还应该实行更积极的优生优育政策,让有优良基因的人(在身体、智力等方面表现优良的人)多生,其它人少生,特别是有犯罪、患抑郁症、自杀自残经历的人可生孩子数量要减少,保持总体人口减少,虽然造成老龄化加剧,但人类基因品质提高。在长期k影响下,人的理财方式变得更加稳妥,所以这个社会的人在年轻时普遍都存钱,所以老了的时候都有钱养老。我也提出与避免老龄化不同的要积极应对老龄化的观点,我提出应该使人口减少,这样也能更好地节约地球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更好地为了人类后代的生存。之前我说过根据长期k理论个人也更不需要为了钱、追求快乐等原因违法犯罪,而作为国家来说也更不需要发动战争,对于个人来说提倡友好相处,有问题好好商量,对于社会来说对治安和和平也更有利。
《人类简史》书中写到:
“至于在东方的亚洲,住的则是“直立人”(Homo erectus),一共存续了将近200万年,是目前所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而我们智人看来也很难打破这项纪录。光是1000年后还会不会有智人存在,现在看来都令人十分怀疑,”
《贪婪的多巴胺》书中写到:
“我们人类可能都撑不到五六代以后了。我们太善于满足我们的多巴胺能欲望,但不是所有形式的“更多”、“新潮”和“与众不同”都对个人有好处,对一个物种也是如此。多巴胺不会停止,它驱使我们永远前进,直到跌进深渊”
《成瘾》书中写到:
“强迫性过度消费不仅危及我们的生命,也危及我们的星球。世界自然资源正在急速减少。经济学家预计,到2040年,高收入国家的自然资本(土地、森林、渔场、燃料)将减少21%,贫穷国家的同类资源将减少17%。与此同时,高收入国家的碳排放量将增长7%,世界其他地区的碳排放量将增长44%。
我们正在逐步吞噬自己。”
三本书中都提到人类走在使自己灭绝的道路上。人类在多巴胺的作用下追求快乐,从而加大了贫富差距,消耗了快乐资源,这两点也促进了快乐产业的产生并使人类花人力物力生产快乐资源,不仅使人类进行徒劳无功的享乐,也使人需要更多的工作量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追求快乐也是烟草、毒品、犯罪、战争出现的重要原因。追求快乐也是加速人类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因为追求快乐导致人类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从而加速自身的灭绝。所以我认为人类应该重视长期k,克制追求快乐的欲望,从而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延缓自身的灭绝。所以说长期k理论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能影响整个人类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