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差距——一下第一周周记

2024-03-09 09:27:59
标签: 班主任 管理 学习 成长

2024.3.9

        开学第一周靠着身体的惯性完成了工作,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在努力恢复适应紧张的校园生活节奏。其实三月的开学体感是美好的,气温回升,碧空如洗,阳光和煦,操场上的活动更加快乐,羡慕孩子们的自由。

       散养了四十多天的孩子们回到教室的规则里没有预想的“装”老实,跟以往的学生真的不一样,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太强了,不会主动受环境约束,必须直接上强制手段,根本不给老师缓冲时间。而且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自律能力强,假期生活规律的孩子迅速找回感觉,长大一岁之后表现更好,飞跃式进步。上学期就一直需要追着赶着适应的孩子,假期放飞自我过度课堂上那游离的状态,空洞的眼神,看着就让人着急。学习可没有为谁停留的可能,不管什么状态,每节课的任务都必须完成,该学的都得学,该做的一样也不能少。所以开学第一周我们语文学完了四课识字,数学学了第一单元,相应的练习也都跟着,古诗背了五首,课外的阅读练习做了十五篇。

       早上8:20之前是晨读时间,要求孩子们起立大声朗读课文,起到预习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理解能力就自然形成了。现在的问题是一天差距从早上就拉开了,到的早的孩子可以读半个小时,到的晚再磨磨蹭蹭的孩子可能刚拿出书,晨读就结束了。他们的预习和熟读就成了痴心妄想了,在学校是没有时间补救的。现在学的还算简单,读和不读的差距还不明显,以后就会出现跟不上的问题了。

       第一、二节课是学新知识的黄金时段,一分钟都舍不得浪费。语文课目前除了上板写字没有落实,其他环节都按照规划落实,学习生字时会尽可能拓展同音字,形近字,扩大积累。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意识要求每个孩子课堂上必须主动站起来发言一次,对于参与度过高的孩子限制他们每节课不能发言超过三次,希望能均衡发展,但是作用和效果都不可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认真听课。现在有的孩子还没有听课的意识,有的一直在玩,甚至影响旁边同学,影响课堂秩序,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就是得有三头六臂,时刻关注每个细节,每个孩子,不断提醒,不时组织,每节课都像在打仗,精神高度紧张,两节课下来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必须保住,坚持吧。

      我们的课间也很忙。第一节下课除了去卫生间,孩子们会找当天的值日组长背诵古诗。第二节大课间时间除了吃水果就要认读词语。这学期认读词语以课内为主,略有拓展,目的是巩固识字,保证课文要求的识字任务必须过关。不认识字是学渣形成的首要因素,所以要从根源控制。目前有三、四个孩子识字困难,只要有时间就在想办法帮助他们。其余的课间不去卫生间的孩子都在看课外书,不愿意看书的孩子会被老师警示。我们的图书角会员已经增加到学生数的一多半了。目标是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实现一有空闲就主动翻开书,都能全情投入地读的盛况。其实这目标跟梦想实现起来一样难,总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差距明显,课间的阅读更是越差越多,优秀的孩子会在不知不觉间更加优秀。老师一碗水端得又平又满,学生得主动低头喝才算是得到了啊。

      关于评价积分问题也必须说一下。每天认真晨读、认读词语、背诵古诗、午饭不浪费、书桌整理这五分是基本的,只要稍微用点儿心就都应该得到,一周五天至少有25分了。好成绩的加分确实需要实力,对于能力强的孩子是为了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认真细致习惯定的,当然也在激励每个孩子好好学习。坚持打卡的2分也好得,一周就是十分,可是不管每天加打卡分时怎么动员,依旧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孩子没有参与进来。学习随大流,跟其他同学做的都一样是不可能成为学霸的,只能是中等或中等偏下。之所以有的孩子学得好,是因为课外功夫下得多,每天半小时计算阅读打卡,一个月就有十五个小时,如果每天一小时呢,一个月就有三十个小时,在智商同步的情况下,只有更多的付出,才会有超过别人的水平。作为一个班级我们在学校里努力做得比其他班级多是为了我们这个集体更优秀,而在这个集体里想优秀就只能课外自己悄悄努力了。不是在宣扬卷,只是希望孩子们不负时光,在该学习的年纪打好基础,丰盈翅膀,有朝一日能一飞冲天。

       一年级下学期和上学期比较,学习内容增加翻倍,时间变得更加宝贵,再容不得有些孩子顺其自然,大家都要紧张起来了,希望下周大家能快乐充实。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