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長安寻踪
長安寻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21
  • 关注人气:1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长安城遗址―天禄阁遗址与砖券通道

(2014-02-20 21:21:41)
标签:

365

考古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汉长安城遗址

  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上往北望去,会看到正北方向的一个夯土台上有个小庙似的建筑。此处遗址就是西汉的皇家图书馆天禄阁遗址。

http://s6/mw690/003rgHUIgy6GK3CQSwd85&690
   天禄阁位于未央宫北部,南距前殿730米。天禄阁主要存放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西汉的著名学者杨雄、刘向、刘歆等都曾在天禄阁校对书籍。汉成帝时,曾命学者在未央宫天禄阁中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校勘工作。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文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成一本,由刘向画出篇口,修改错误,写出提要。刘向死后,汉哀帝令其子刘歆子承父业,把汉皇家藏书加以校勘、分类、编目后写成定本。目录分为提略(诸书总页)、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七部分,共33090卷,统称《七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我国目录学之祖《别录》,也是刘向在天禄阁编撰的。

http://s3/mw690/003rgHUIgy6GK3Z3TJUd2&690
   天禄阁是一座高台殿阁建筑,原阁规模宏大,后经两千多年来的风雨剥蚀,现在的天禄阁只留下了台基。遗址位于天禄阁小学内,如今修建汉未央宫遗址公园天禄阁小学已经迁出。现存夯土面积22X34平方米,残高7米,台上有一间房。台上有后人为纪念刘向而修建的“刘向祠”。并且出土过镌刻着“天禄阁”的瓦当。

http://s7/mw690/003rgHUIgy6GK4otITca6&690

http://s10/mw690/003rgHUIgy6GK467QA9b9&690

http://s11/mw690/003rgHUIgy6GK4wrvn43a&690

http://s6/mw690/003rgHUIgy6GK4Pvi0l95&690



http://s14/mw690/003rgHUIgy6GK4KhJVjed&690
从这些民国档案里面不难看出天禄阁小学的悠久历史。
http://s10/mw690/003rgHUIgy6GK5bBTzrd9&690
 今天去天禄阁遗址没有白去,据门口一个坐着电动三轮来参观的老人家说他来过多次从未见过这些殿开门。在后殿里的发现确实让我有些疑惑。

http://s13/mw690/003rgHUIgy6GK6n8pk02c&690

http://s7/mw690/003rgHUIgy6GK6sx6o666&690
后殿里面北墙上有一个小门,里面黑漆漆的,打开手机手电走进去发现是一个很宽敞的砖券结构的窑洞。

http://s16/mw690/003rgHUIgy6GK6QDUmP2f&690
 进门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砖券小门,右边的上去后发现里面要拐好几个弯,尽头已经被砖封死。左边的应该和右边一样,不过左边的里面发生了坍塌没有走到头。

http://s11/mw690/003rgHUIgy6GK7QEc308a&690
右侧的砖券小门
http://s5/mw690/003rgHUIgy6GK8a070U74&690

http://s6/mw690/003rgHUIgy6GK8egCLrf5&690
尽头已经被砖被封死。

http://s4/mw690/003rgHUIgy6GK8CTap563&690

http://s4/mw690/003rgHUIgy6GK8x4cg383&690

http://s16/mw690/003rgHUIgy6GK8JHMSPff&690

http://s4/mw690/003rgHUIgy6GK8Rbi83b3&690
左面的砖券小门
http://s2/mw690/003rgHUIgy6GK8XvA1r21&690

http://s11/mw690/003rgHUIgy6GK8Zugqefa&690
已经发生坍塌
http://s3/mw690/003rgHUIgy6GK977V9oc2&690
从砖券通道出来由窑洞内向外看

http://s9/mw690/003rgHUIgy6GK9dvxtCe8&690
门口残存的一只小狮子蛮可爱。

http://s9/mw690/003rgHUIgy6GK9oKxssd8&690
出了后殿从右侧的台阶可以登上天禄阁遗址顶部,上面有一个小庙一样的建筑就是刘向祠,

http://s8/mw690/003rgHUIgy6GK9HgICz97&690

http://s15/mw690/003rgHUIgy6GK9DGTDwee&690

http://s7/mw690/003rgHUIgy6GK9FvDee06&690

http://s15/mw690/003rgHUIgy6GK9LkrJI2e&690
原来这地方还有红色情结。

http://s10/mw690/003rgHUIgy6GK9Un6bff9&690
刘向祠的一角堆了不少大个头的古砖。

http://s6/mw690/003rgHUIgy6GKa1BP6J95&690

http://s9/mw690/003rgHUIgy6GKa7HIuc58&690
文保碑

http://s7/mw690/003rgHUIgy6GKaf8gKi66&690

http://s12/mw690/003rgHUIgy6GKarypon2b&690

http://s12/mw690/003rgHUIgy6GKatzA6f0b&690

http://s2/mw690/003rgHUIgy6GKaxMFOha1&690

http://s11/mw690/003rgHUIgy6GKaDcDSG2a&690
砖壁上嵌了一块石碑
http://s11/mw690/003rgHUIgy6GKaJdGnofa&690
看了一下内容,里面讲了一个叫王邦彦的财主捐修庙宇学校的事情,是一个功德碑。落款是民国四年九月吉日。

http://s16/mw690/003rgHUIgy6GKbf6JOfbf&690
  天禄阁夯土台基里面的砖砌通道,我认为应该是为了登顶修建的。因为最早在木塔寺的那个山门左侧也有个这种砖券门,里面也是斜坡要拐几个弯最后登上山门顶部。很有可能当年在天禄阁被毁后,利用其夯土台基修建刘向祠的人们在台基上修建了大型的殿堂建筑,也许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一个小小的房子。这左右的砖券通道很有可能就是当年修建的上下刘向祠的通道。当然这也是猜想,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还得借助史料和老照片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