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纳凉
(2025-09-23 09:30: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市井烟火……老街纳凉
今年的夏天来得早,却去得缓。
七月流火,九月仍暑气盘桓。
树上知了的聒噪沙哑而短促,
似气喘不顺畅。
给闷热的空气插上躁动的翅膀,
让人厌烦。
一场迟到的暴雨来得突然,
雨点砸得窗棂噼啪响,
屋顶水烟起,
路面水泡狂,
知了不在鼓噪,
路上行人寥寥,
如脱兔惊跑,
急藏屋檐下,躲雨享清凉。
推窗试探,
热浪迎面如桑拿,
忙掩上,
退回空调房。
案头一杯菊花茶,
花瓣如云絮,水中绽放,
渐次染出半盏澄黄。
轻啜一口,菊香清冽,
涓涓细流入肚肠,
好清爽,
竞品出几分诗意秋凉。
闲坐无事,
往事便如茶烟袅袅浮起,
最忆从前夏日纳凉时光:
夕阳西坠,
端水泼地消暑气,
门前街道摆凉床,
街巷成露天大食堂。
母亲端菜盘,
红椒炒山芋梗,红绿相间蛮清爽,
菱角菜蒜头细碎拌油香,
再上一碗清润冬瓜汤。
全家围坐吃晚餐,
闲话不紧不慢。
少儿端碗四处窜,邻家饭菜香。
老爸一杯老白干,
花生米一碟,
拍黄瓜半盘,
细品慢咂兴起,
啍唱黄梅戏一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引得路人驻足笑望。
远处传来吆喝声
如飘忽的云,慢卷慢舒
由远及近洪亮:
“臭干子啰—花生米—”,
抑扬顿挫似花腔。
“臭干子…吃着香,想着吃,一毛钱两块啰—”“五香花生米,一毛钱一包,好
味道”……
似打莲花闹,
听着舒坦,
不买不甘。
一黑脸大汉,
行走如风,倏然立身傍。
手托盘,掀开白毛巾,
拈一碎块送嘴前,
吃不吃,好商量。
引起少儿踮脚看,
涎水流腮帮。
吆喝声漫过大街小巷,
声随人行,在脉脉夕阳中飘洒。
这流动着的生活画卷,似“鱼舟唱晚”,
温馨而浪漫。
岁月悠悠,仍难忘。
可惜是,
音容笑貌在,
不知人去向,
无处访。
饭后男人点燃玉猫烟,
吐出袅袅烟圈飘蓝天,
快活似神仙。
女人们摇着蒲扇,
和街坊邻居聊家常,
笑声溅落星光。
小孩们在路灯下,拍画片,滾铁环,边回望,
等待提桶(篮)刘大娘,
红菱角煮的亮汪汪,
五香蚕豆煨的软糯香,
变着花样引你馋。
小孩望大人,
嘴吮指,眼望筐,
垂涎若滴空喜欢,
至今想起仍心酸。
观如今:
零食千万种,
口味有多重,
价格随心走,
总不及儿时一盏蚕豆香。
待天黑,蚊嚣张,
撤席搬床入屋堂,
幼儿卧床入梦乡,
少儿作业写文章,桌腿点蚊香。
父母灯下记帐存愿望,
忙碌一天入蚊帐,
一觉到天亮,
迎朝阳。
空调送凉可避暑,
吃喝更不愁。
左邻右舍不来往,
不识对门儿郎。
物质丰富,人囿墙,
总不是往日心畅。
儿孙绕膝引思绪:
蒲扇摇落星光,
吆喝声伴月亮,
孩童走街串巷,
还有老爸兴起的黄梅腔……。
老街纳凉频回望,
思悠悠,
期盼秋深好天凉,
邻居欢聚话沧桑,
月圆中秋共一堂。
前一篇:行路与思·远方的馈赠
后一篇:家乡的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