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叛逆心理研究》开题报告
(2018-12-20 21:45:19)课题《初中生叛逆心理的研究》开题报告
1.
“叛逆心理”是当下许多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如果是轻微的叛逆,我们可以视其为正常,但是如果是严重的、不适当的叛逆问题,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严重的叛逆心理可能会导致犯罪等严重后果。本课题旨在找到引起学生叛逆的原因,尤其是学生叛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并寻找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叛逆期的对策。
2.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其实质在于突出主题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同时逆反心理也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不是一种异常现象,而是由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知识、经验增长、个性和独立性发展的必然表现,每个青少年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得表现出逆反心理,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不成熟、不稳定性;反抗性与依赖性、情感的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懦弱;不喜欢按别人说的去做;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就会感到厌烦;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喜欢与众不同;违反某些规定会感到很快乐;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反感和愤怒;不管别人怎么阻止也不会改变主意;会对课堂上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的情况感到很开心;对伤害自己自尊心的人,想要给他添些麻烦,让他感到自己是不好惹的;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要想办法得到。因此,认清逆反心理的实质,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对教师、家长、社会各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自卑、怠倦、保守。激发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主要表现在在家庭中,一反小学、初中乖巧听话,与家长经常沟通,经常讲校内,班内看到的人和事的习惯。开始在乎个人的空间,好发表个人的观点,当观点遭到否认后表现出固执的态度;极度反感父母亲了解他在学习生活中的事情。对父母的教育言语不是很顺从,不接受倾向明显,认为父母的管教不符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甚至公开敌对;认为个人的思想是符合潮流的,家长的思想往往不合时宜。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对抗造成与父母关系恶化,对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面对父母伤心的眼泪不能使他们动情。开家长会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
在学校中,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对老师的教育极度反感,很在乎个人的自尊心或面子,有时故意在课堂与老师抬杆,顶牛。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对老师的批评报以仇恨的目光,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讽刺表现进步的同学,对表现好的同学无端打击、进行挖苦。无视学校规章制度,我行我素,如学校不准校内骑车,有的同学就偏要骑等。
在社会上学所谓“酷”而违反常规,如超速骑车,三五成群斗狠,破坏公共设施,乱涂乱写,毁坏教学设施等来发泄旺盛精力的行为等。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其后果是严重的:
1、会引起偏激的行为和不正确的行为。对正确的不接受,对错误的要坚持,听很多同学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2、让人产生坏的思想,会养成不良习惯。叛逆很多时候是针对正确要求产生的,经常采取这种叛逆的行为就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3、有时自己不能理性的处理事情,可能会导致心理极端,伤害到别人。
4、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倾听师长的教诲,造成自己和家人,老师的关系紧张。
5、影响自身发展。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影响很大。有一个初三的学生说:初一时,因一次单元测试作弊,事后被英语老师严厉批评,我当时非常气愤,觉得英语老师太过份了,于是叛逆心理随之产生,之后,凡是上英语课我都不专心听,作业也不做,这样,导致我的英语成绩一落千丈。现在一想到快要中考了,我多么后悔自己当初的叛逆行为。
3.研究的目标、内容
(1)分析初中生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2)学生叛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3)寻找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叛逆期的对策.
4.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1.课题申报阶段(2017年12月)
课题组完成了课题申报工作。组成课题研究组,分工进行了课题相关研究领域资料查询,并落实了研究具体项目
2.课题开题阶段(2018年2月)
2015年12月,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组于对本课题进行了现场开题论证。
3.课题展开阶段(2018年2月-2016年10月)
完成课题研究理论研究内容,同时介入实践研究。
4.课题总结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2月)
完成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以及整理。2018年12月,申请结题。
(2)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参与研究的教师一起钻研《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学校社会心理学》,为进一步本课题研究做好知识储备。
2.问卷调查法。自编“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表”和“中学生心理情况家庭调查表”各一份,每一份调查表由针对性很强的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三部分组成。通过有关数据的分析,旨在找到引起学生叛逆的原因,尤其是学生叛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开题前期、中期、后期采纳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
3.个案研究法。本课题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展开详细论述,通过对个别案例的调查与分析,过程中的正确应对与措施使研究工作更有说服力。
4.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研究的所有内容都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分析、归纳、总结,力求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有借鉴意义和一定理论价值的研究文章。
5.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初中三个年级中典型的学生叛逆现象,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全校1500名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问卷调查和SPSS12.0数据处理、百分比数据处理,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旨在找到引起学生叛逆的原因,尤其是学生叛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并寻找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叛逆期的对策。
成果体现:完成相关研究论文和教学叙事、以网络博客为平台,促进横向和纵向研究,并实时展示研究成果。
实验初中初中生叛逆心理的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