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沉浮岁月孩子情感杂谈 |
分类: 清秋散语 |
心情如窗外的天气,压抑潮湿,一场春雨,不能带来好的心情,手机里的图文标题,不敢看下去,每次翻阅到这样的内容,总是选择逃避,心灵及其脆弱,有时真的无法面对血的现实。某某师范大学21岁学生,花季的生命,顷刻间如烟散去。作为母亲,我不敢想象在孩子生命最后时刻的恐惧,我更恐惧另一个年轻生命的残忍。。。写不下去,几次崩溃,我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写什么,到底怎么了,孩子到底怎么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说过,看孩子的第一印象里往往能反映出父母的影子。许多的父母总喜欢说,生活压力大,事业太忙,没空关注孩子。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为人父母,其实是个漫长而艰辛的工作,教育下一代,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工程。既然给了他生命,就要对他全程负责。有时候,给予孩子健康健全的精神生活比给予他优越的物质更加重要。父母的心灵世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命运。难以想象,一个自私肤浅,孤陋寡闻,见利忘义甚至不懂感恩的父母用什么样的资源去教育下一代?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耳濡目染,从呀呀学语到为人处世都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人都是不完美的,即使父母不具备完全的素质,但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和为人教养要灌输给孩子。不管是贫苦之家,还是豪门贵族,比如善良,谦让,诚实,理解,责任,尊重,感恩,包容,珍惜....看似简单的词语却蕴含着做人的基本道理,把这些教给孩子,郑重的交到他们手里,心里,让简单却宝贵的财富伴随他们一生。
出了问题,学校教育很快就会被推倒风口浪尖。学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由于咱们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完善,由于教育大环境的不宽松,甚至使许多从事教育者也三缄其口,必要时只能模棱两可的表达只言片语。其实,只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未来身上,这就不是两个矛盾的问题。学习知识和提高学生素质是同样重要的。毕竟,生活不只是暂时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学校,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群体,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基础根基,怎样与人合作,如何包容别人,怎样在不通畅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相处方式等等问题,都是学生在学校得来的。咱们的学校,是否提供了最基本的渠道和最好的疏导,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成功的教育,不是培养了多少状元,名人,而是培养了多少高素质的普通人。
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孩子受到太多的熏染。稚嫩的思想,简单的阅历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外面的繁华让他们迷惘,迷失方向。各种媒体的信息量铺天盖地,而他们或许只是摄取了只言片语和断章取义的领悟。人情淡薄,金钱至上,利益第一,急功近利,...他们似乎接触到了太多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更让他们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习的压力,难以抵挡的诱惑,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纷争,未来生活的不确定,现实精神的空虚,身边负能量的影响........所有这些,太多太多的因素,都像无形的黑手,把他们推向黑暗的悬崖,不知道怎样取舍,不知道怎样进退,没有倾听者,更没有引导者,青春的身体里隐藏了许久的委屈,挣扎,压抑,甚至戾气,碰到极点,一触即发。
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家长,学校,社会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自身的完善也尤为重要,学习不单单只是书本的知识,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的完善修养,还有对法律的正确了解,都关系着一个年轻生命的未来。
有些悲观,毕竟,事件的发生比例很小很小,或许只是偶然,只是恰巧....希望这偶然,没有必然的因素,希望这偶然,提醒一些毫无察觉的疏忽大意,此刻,只想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说:生命如此重,有人在看轻。
前一篇:庐隐 如果爱就不怕飞蛾扑火的女子
后一篇:小小说:一个富豪母亲的奇葩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