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首鹧鸪天,带你阅尽繁华世间

(2015-08-15 15:39:36)
标签:

文化

鹧鸪天

全词

词人

禅意人生

分类: 山水之间

八首鹧鸪天,带你阅尽繁华世间

鹧鸪天 送人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这首小令,篇幅虽短,但是包含了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它的笔调深浑含蓄,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显示辛词的大家风度。


鹧鸪天 西都作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云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此词系作者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该词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风行汴洛。体现了词人鄙夷权贵、傲视王侯的风景,读来令人感佩。无论从内容或艺术言之,这首词都堪称朱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资旷远 ”,婉丽流畅的小令。全词清隽谐婉,自然流畅,而且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年代: 宋 作者: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

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

两处沉吟各自知。

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情词的传统风格偏于柔婉软媚,这首词却以清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峭拔隽永的情韵。全篇除“红莲”一词由于关合爱情而较艳丽外,都是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词的内容意境也特别空灵蕴藉,纯粹抒情,丝毫不及这段情缘的具体情事。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年代: 宋 作者: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

不听清歌也泪垂。

这首词写秋夜怀人,回环婉曲,情景相生,而吐语天成,毫无着力痕迹。此词条用昔与今、悲与喜、正说与反说两相比照的手法,表情达意委婉曲折而又含蓄层深。全词通体浅语深情,虽“江平风霁、微波不兴,而汹涌之势,澎湃之声,固已隐然在其中。


鹧鸪天 兰溪舟中

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

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这是首山水词。朦胧的江面,朦胧的烟雨,还有朦胧的山色。词人之心,融合于大自然之中。读者之心,又何必不是这样呢?山水在词中,全然不是羁旅引役的背景,而是自具自足的境界。视野不妨再放开些。词人境界,从传统的深院绣阕,歌舞楼榭,推向美好的大自然,便焕发出人与自然融合的神理。山水词不多有。这确确实实是韩淲词的独到之处。


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念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上阕开头二句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优美而又纯净,三、四句对仗工稳,体现了作者惬意的生活。下阕两句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终于流露出来。也正因为有词人那番超脱尘世的表白,所以篇末的两句就尤其显得冷隽了。


半死桐/鹧鸪天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悼亡词充满了诗人对亡妻怀念之情。上片写妻子死后诗人的凄凉和孤零。开始即以“万事非”写出不堪回首的慨叹。下片写诗人对妻子的怀念。“挑灯夜补衣”,再现了亡妻日夜辛劳,甘于过清苦生活的场面。以此为结,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悼念之情。全词写得哀婉柔丽,真挚感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