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甲骨文释读文例-群,宾客
(2018-08-16 21:08:48)
标签:
甲骨文甲骨文奥秘甲骨文释读甲骨文字甲骨文字典 |
分类: 甲骨文字典 |
通释是甲骨文释读的唯一标准
上一节我们降到了准士兵长在酒宴比武,治兵是国家很重要的内务。当然远远没有战国时期那么重要,因为在春秋以前的战争都是压服型战争,不是灭国型战争。最主要的是当时科技太差,征伐的能力太弱。
还是甲骨文第二页,合集32706第一个字是“一”
第二个字甲骨文新学为“群”。三竖是群乍一看是有点跌眼睛。差距确实有点大。还是那句话甲骨文到金文有一次不下于汉字简化的革命。我们先来说下今天“群”字的起源。群:君羊。君是贵族阶层。群是一个会意文字,源自贵族阶层的羊群的抽象,抽象了很多物聚一起的样子。这个造字逻辑可以上溯到篆,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金文时期的群是三部分组成,外部为守护字根,里面是国家字根,和羊字根。意思是需要守护的羊群。这个时期的群也是一个会意文字,源自国家的羊群的抽象。金文和篆文写法就很不一样。更早的甲骨文时期,因为科技生产力问题,养羊技术卜成熟,羊还没成群,社会上成群的最多的是人。甲骨文群也是一个会意文字,高度抽象三个及三个以上物体在一起的形象。
第二个字甲骨文旧学为“小”。小字从金文到现在都没什么大的改变。说文:小,物之微也。小的造字逻辑是什么呢?小者一八。八字根在甲骨文,金文和篆文时期都有道路的意思。一八的意思就是只容许一人经过的小道。兑的八字根也是道路的意思。从小字的造字我们可以看出,小字的八字必须上口小下口大。而甲骨文“群”字的三竖一直都是平行的。
基于此,合集32706第二个字为“群”。
合集32706第三个字甲骨文新学为“宾客”。由字根“一方汇聚地”和“归来者”,意思从一方汇集地过来的人,为宾客。字根“一方汇集地”是一个由出口的聚集地。“归来者”是由“远山”和“返回者”构成的。
第三个字甲骨文旧学为“牢”。牢有两个意思是来自牢固还是牛圈呢?我们先看看篆文时期的牢字,篆文里面的牢字非常复杂,其有三个字根构成,下面的木字根,上面外部的保护字根,上面里面的香炉字根。它是一个对物体的外形高度的抽象,抽象一个事物被保护的形象。也就是把香炉放牢固的形象,这是牢的起源。而后到了隶书,到隶书时代也是两部分,是个半包围文字,由保护字根和香炉字根组成,意思是牢固的香炉。到了楷书后成为今天字形,意思保护牛。从这个汉字的演化来篆书时代比隶书时代更注重祭祀,而牛的作用是随大规模农耕而变得重要,这个重要程度到楷体时期已经达到很高。高到改变了汉字造字逻辑。
在以前我讲过牛字有两个核心的地方一是高的角、二是平的地。合集32706的第三个字不符合这两个核心。所以不为牢字。而且,篆文的牢字和牛没有关系,和半包围结构也没有关系。甲骨文要从形体类近后面的汉字也是类近更早的汉字,比如篆文。
合集32706甲骨文旧学的意思是“一小牢”。大牢和少牢是有的,而且是相对。小牢整个古代文献都没有。而且少牢是三牲各一之祭,今天我们祭祀先人最低的祭品也是要三样的,可以量少,数量不能少。小牢是比少牢还少祭品的祭祀吗?这是不符合文化的。就给我呢新学的意思是“一群宾客”。
上一节我们降到了准士兵长在酒宴比武,治兵是国家很重要的内务。当然远远没有战国时期那么重要,因为在春秋以前的战争都是压服型战争,不是灭国型战争。最主要的是当时科技太差,征伐的能力太弱。
还是甲骨文第二页,合集32706第一个字是“一”
第二个字甲骨文新学为“群”。三竖是群乍一看是有点跌眼睛。差距确实有点大。还是那句话甲骨文到金文有一次不下于汉字简化的革命。我们先来说下今天“群”字的起源。群:君羊。君是贵族阶层。群是一个会意文字,源自贵族阶层的羊群的抽象,抽象了很多物聚一起的样子。这个造字逻辑可以上溯到篆,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金文时期的群是三部分组成,外部为守护字根,里面是国家字根,和羊字根。意思是需要守护的羊群。这个时期的群也是一个会意文字,源自国家的羊群的抽象。金文和篆文写法就很不一样。更早的甲骨文时期,因为科技生产力问题,养羊技术卜成熟,羊还没成群,社会上成群的最多的是人。甲骨文群也是一个会意文字,高度抽象三个及三个以上物体在一起的形象。
第二个字甲骨文旧学为“小”。小字从金文到现在都没什么大的改变。说文:小,物之微也。小的造字逻辑是什么呢?小者一八。八字根在甲骨文,金文和篆文时期都有道路的意思。一八的意思就是只容许一人经过的小道。兑的八字根也是道路的意思。从小字的造字我们可以看出,小字的八字必须上口小下口大。而甲骨文“群”字的三竖一直都是平行的。
基于此,合集32706第二个字为“群”。
合集32706第三个字甲骨文新学为“宾客”。由字根“一方汇聚地”和“归来者”,意思从一方汇集地过来的人,为宾客。字根“一方汇集地”是一个由出口的聚集地。“归来者”是由“远山”和“返回者”构成的。
第三个字甲骨文旧学为“牢”。牢有两个意思是来自牢固还是牛圈呢?我们先看看篆文时期的牢字,篆文里面的牢字非常复杂,其有三个字根构成,下面的木字根,上面外部的保护字根,上面里面的香炉字根。它是一个对物体的外形高度的抽象,抽象一个事物被保护的形象。也就是把香炉放牢固的形象,这是牢的起源。而后到了隶书,到隶书时代也是两部分,是个半包围文字,由保护字根和香炉字根组成,意思是牢固的香炉。到了楷书后成为今天字形,意思保护牛。从这个汉字的演化来篆书时代比隶书时代更注重祭祀,而牛的作用是随大规模农耕而变得重要,这个重要程度到楷体时期已经达到很高。高到改变了汉字造字逻辑。
在以前我讲过牛字有两个核心的地方一是高的角、二是平的地。合集32706的第三个字不符合这两个核心。所以不为牢字。而且,篆文的牢字和牛没有关系,和半包围结构也没有关系。甲骨文要从形体类近后面的汉字也是类近更早的汉字,比如篆文。
合集32706甲骨文旧学的意思是“一小牢”。大牢和少牢是有的,而且是相对。小牢整个古代文献都没有。而且少牢是三牲各一之祭,今天我们祭祀先人最低的祭品也是要三样的,可以量少,数量不能少。小牢是比少牢还少祭品的祭祀吗?这是不符合文化的。就给我呢新学的意思是“一群宾客”。
前一篇:15甲骨文释读字典—胜、败
后一篇:甲骨文字典-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