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通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歌(丁浩宇甘金秀)

(2023-05-14 08:58:50)

【原创通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歌(丁浩宇  甘金秀)

——涂阳斌业余创作之路

 

19891月,《人民日报》上刊出:“农村改革已十年”征文揭晓,二等奖:《憨人杆司令》,作者涂阳斌、涂阳文。在参赛的3000多篇征文中,《憨人杆司令》脱颖而出,宛如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旷野中傲放的一枝花朵。鼓励、称赞和荣誉,使第一次获此大奖的业余作者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涂阳斌从小就想进入文学这个美妙的迷宫。还是在他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的一篇反映农民忆苦思甜的稿子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在幼小的心灵里,他开始寻觅文学的趣味,开始做起了文学的梦。

梦毕竟是梦。1977年,他参加了高考,半分之差便打碎了他的大学梦。那时,他的父亲病故了,全家的生活很贫困。他不得不种地,放牛,当临时工,在民办小学教书。1980年,他以出色的成绩被吸收为国家教师。1981年,他调到了仙桃市委组织部工作。

一天,他被费孝通先生著名的《三到江村》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萌发了要写农村人物素描系列的念头。他太熟悉故乡那片正在改革春风中躁动的热土,他太喜欢那些“土味”的语言,那些纯朴而善良的“下里巴人”,他要用自己的笔尽情地谱写农民朋友们心底的歌。曾令兵、万飞国、石头哥、九妹这些活生生的人物使他夜不能寐,他们的形象或憨态可掬、或幽默滑稽、或聪明伶俐——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撩动他的创作激情。他利用业余时间写啊,写啊,终于,那些人物的语言、形象便一个个跃然于纸上。

1980年以来,他写了66篇农村人物素描,共16万多字,大多发表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湖北日报》、吉林的《农村未来》、辽宁的《妇女》等报刊杂志上,中央电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也播出过他的作品。除《憨人杆司令》外,他写的《生命之树常绿》在《人民日报》和国家林业部联合举办的“十年树木”征文中获二等奖;《四个女人唱了一出大戏》在《农民日报》和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成功之路”征文中获二等奖。有3篇被收入报告文学集出版,有1篇被编入中专课本。省内外的10多位专家、学者和7家报刊曾撰文评介了他的作品,5家报刊聘请他为特约记者和专栏作家。最近,他被接纳为中国散文学会湖北分会会员。

成功的轨迹里蕴含着他孜孜不倦的对文学的追求。他拼命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他读过许多书,孙犁、贾平凹的作品都曾给他以影响。除一些文学名著外,一些边缘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书籍都给他的文学创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总是爱和农民泡在一起,听听来自家乡的亲切的声音。他运用有江汉平原乡土气息的语言行文,尽量不用“阳春白雪”式的语句。他笔下的人物是完完全全真实的人,不是“套中人”和模式化、高大全式的人物。正是这样,那些扎根于生活土壤中的朴素语言便有了其自身的生命力,他便有了自己的风格,他便拥有自己的读者群。他没有满足过去取得的成绩,镜片后那双自信而谦逊的眼睛告诉人们,他的下一篇或许要更好一些!

(原文载《湖北日报》199057日第四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