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通讯】1992年人民日报刊稿《草台戏正浓》

(2023-04-25 08:32:27)
标签:

文化

历史

时评

时尚

【原创通讯】1992年人民日报刊稿《草台戏正浓》

涂阳斌    左李

2月28日晚,一团团夜雾挤上新生村村民搭起的露天舞台,给舞台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聚光灯下,湖北省仙桃市荆州花鼓剧团正在演出《赌海情仇》:赌徒搬起家里的彩电去抵赌债,贤慧的妻子百般劝阻……

“啧啧!市里的大剧团唱得真好!”一个秃顶老汉不住地点头赞叹。

新生村党支部书记老李接过话头:“无文不乐嘛!劳作一天的农民,最渴求的是文化娱乐。你看--”他指着黑压压的戏场对我们说:“场上的戏迷足有三千多人。”

仙桃市是荆州花鼓戏的发源地之一,农民习惯在农闲搭起“草台”唱大戏。“草台”左侧,剧团党支部书记王海凤正敲着梆子配乐,他介绍说:去年以来,我们已下乡演出三百二十多场,其中在禾场上、堤坡边、渔池旁的“草台”上演出二百二十多场,今年春节后又唱“草台”戏三十多场。为了给农民兄弟送上优质的精神食粮,去年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创作、编排了六出现代戏。有配合农村开展禁赌的《赌海情仇》,有配合树立新生育观的《背儿媳》等。《赌海情仇》和《背儿媳》分别演出一百五十五场和九十二场。剧团去年创收十三万三千元。唱草台虽然苦点、累点,为了给农民以精美的精神食粮,苦点、累点也心甘!

“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把最好的艺术奉献给农民,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刚刚下场的女主角李文萍道出了演员们的心声。

“草台”戏正浓,掌声如浪起……

(本文刊《人民日报》1992年3月14日第4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