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民俗语丝(一)
(2023-03-13 16:32:48)
标签:
文化历史时评时尚 |
【原创随笔】民俗语丝
(一)【语丝•杨树不认得柳树】
我们家乡把柳树叫杨树,杨树叫柳树,与其他地区恰恰相反。民间流传的笑话是:县令去上面开会,会议的主题是给植物定名,县令喝多了酒,回来传达错了,把杨树说成了柳树,柳树说成了杨树。所以,家乡仍有这样的口头禅:哎呀!你又喝得杨树不认得柳树了。
(二)【语丝•“三皮罐”】
我们家乡江汉平原喝的茶,乡亲们都叫它“大叶子粗茶”,通常都把这茶叫“三皮罐”,就是烧一大罐(土把壶)茶水,丢三皮大叶子茶就行了,汤色黄橙橙的,带到田间地头,渴了,喝一大碗,解渴。我在城里工作,还是喜欢喝“三皮罐”,家中也有一个土把壶。现在网络发达,大叶茶学名叫“湖北海棠",网上下单可以购买,十分方便。
(三)【语丝•“酒坛子”】
我们家乡把女儿叫“酒坛子”。你在江汉平原行走,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们家里添了个什么伢?”“添了个‘放牛娃’!”这是生了个男孩。“你们家里添了个什么伢?”“添了个‘酒坛子’!”
这是生了个女孩。为什么把女孩叫“酒坛子”呢?意思是女儿长大后,出嫁了,会和女婿一起,给爸爸、妈妈送一坛一坛子美酒喝。大抵和浙江绍兴一带“女儿红”美酒来历相似。绍兴人家里生了女儿,等到孩子满月时,就会选酒数坛,泥封坛口,埋于地下或藏于地窖内,待到女儿出嫁时取出招待亲朋客人,由此得名“女儿红”。
(四)【语丝•说“冷晴”】
在我们家乡说到天气寒冷,会跺跺脚随口说道:“今天好冷晴啊!”这么说,是表示天气冷到了极致。琢磨这句话,你会琢磨出一点哲学意味来,就是事物到了一定的“度”,就会向它的反面转化,冷到极致就会是晴天,就像月亮出现“满月”后就开始“月亏”一样。“好冷晴”,在这里词性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形容词。由相反的词素组成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大小、多少、
高低、快慢、强弱、轻重、肥瘦、高矮、远近、长短、早晚、天地、老少、男女、古今、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里外、东西、南北、对错、是非、曲直、真伪、真假、阴晴、黑白、新旧、优劣、冷暖、软硬、松紧、轻重、远近、刚柔……你琢磨、琢磨,也会琢磨出一点哲学意味。
(2023-3-12)
后一篇:【原创随笔】民俗语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