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新乡土文学力作
(2023-03-10 06:41:27)
标签:
文化历史时尚 |
【读书笔记】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新乡土文学力作
——致我的老同事
涂阳斌
老兄:
打开你的乡土小说集,其诙谐幽默的笔调,令人捧腹大笑、赞叹不已。此间,我还阅读了中国作家协会去年湖南益阳会议的系列报道;阅读了2月28日光明日报记者刘江伟先生专访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的文章《创造新乡土文学精品力作》。我从这些文章中摘出一点重要的观点与信息,与你分享。
去年7月31日至8月1日,中国作家协会在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家乡湖南益阳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议程,就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仪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邀请全国广大作家和所有文学写作者,共同拥抱新时代、书写新山乡。该计划要求以原创长篇小说的形式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天翻地覆的史诗性变革,多角度展现乡村时代变迁,生动讲述感天动地的山乡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为人民捧出带着晶莹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新时代文学精品,以文学力量激发新时代山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
作为农家子弟,我要为中国作家协会的这一嘉举叫好。往前数三代,我们大多数人的先辈都是农民,都在土里刨食。因而,乡土文学是我们作家倾心的一片沃土,也是中国文学中十分突出的一脉。乡土文学对中国乡土上发生的标志性事件,都有标志性的精品力作。以土地改革为标志的乡土文学,有《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文学经典;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乡土文学,有《创业史》《山乡巨变》《艳阳天》等文学经典;反映农村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巨变的乡土文学,有《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腊月·正月》《乡场上》等文学力作。这些作品,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也滋养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
新的时代,随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三场硬仗的蓬勃展开,神州大地的山乡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因而,时代迫切呼唤有与之相匹配的新乡土文学精品力作问世。
湖北作协的陈智富先生觉得:“新乡土文学这个提法很好,有别于五四时期鲁迅先生所开创的乡土文学,也有别于建国初期所提倡的农村题材文学,希望能为新时期文学开拓出一种新的审美风尚。”
我们家乡仙桃,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天下知名的鱼米之乡、农业大市,也产生过一批有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品。比如,中、短篇小说有:楚良的《抢劫即将发生》《石磙 滚向何方》《玛丽娜一世》《合成人》,王振武的《最后一篓春茶》,李辅贵的《“皮筲箕”赴会记》,郑局廷的《两头牛》,文浪的《呼啸》等等;长篇小说有:郑局廷的《破蛹》,刘诗伟的《南方的秘密》,达度的《贫困时代》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有的还获得过全国大奖。
写到这里,请允许我 “巷子里赶猪”,说句直话。当今时代,网络十分发达,鼠标一点,你的作品就可以到达天涯海角;据有人统计,中国每年产生长篇小说4000多部。如此迅捷的传播手段,如此众多的作品数量,为什么没有能够像《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那样家喻户晓呢?这原因当然十分复杂,不是我这个门外汉能说得清楚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作品的“成色”不够、“含金量”不够,应该是个重要原因。
好!千说万说,数字落脚。作家靠作品说话。期待你的新乡土文学大作问世!
涂
2023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