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中学的那一年(18)——上学,翻一座山过一条河,前面还有三座山

(2023-05-26 09:36:34)
标签:

读中学的那一年(18)

苏州的雪熊

分类: 才子佳人
读中学的那一年(18)
—— 上学,翻一座山,趟过一条河,前面还有三座山

  苏州的雪熊

   国庆假结束后,又开始返校了。还是咸菜饭盒,罐头瓶咸菜的,背着沉甸甸。
   连续走了4、5周,脚上的血泡是一茬没有好,新的一茬又来了。不过,几周走下来,脚逐渐的磨出了老茧,起水泡少了,只是偶尔两个脚趾之间,还是会有。
   我家里出发,首先去叫老九,有时候刘老神从他家住的十一队沟里,提前走下来等我们,就三个人一起走。遇到了方便车,大家就会自己坐车走了,那时候也没有办法互相通知。村里有电话通讯,那是2002年了,还是我一个研究生同学,在网通任老总。村里孙书记、王会计俩人一起找了我,再找了同学,特殊予以考虑,才安装解决了。
   事情过去40年了,好多的事都在岁月里,逐渐的模糊,但是上学这60里路,却清清楚楚印刻在脑海里,几乎60里中的每1米,每一块路旁的石头,每一条小河,每一户农舍,甚至就是快登到长岭子山顶,最后一段陡坡的一串人工登踏出来的脚窝,都在不断复盘中,保存了记忆犹新。
   孙跨越同学有时等我们,旁边是一小队大石头砬子那处玉米地,他就坐在路旁一块大石头上。
   每次走过马老师家门口,就盼望可以在前面的那块玉米地旁边,在那块石头上,看到坐着的他,一起走多个伙伴,长岭子的山脚是老郑家,家里姐弟俩都是我小学同学。他家门口对着的那段路,是在雨水冲出来,路在山坡的陡坎上,岭靠向阳村的一面,都是板栗树,岭上有几株松树,但没有在路旁。之所以记得深,是过了蒲石河村以后,回头望,这是可以看到向阳村的最后物件。
    长岭子的下坡,我们是一路小跑的,手压着书包,不让里面的饭盒跳动,这时候还是体力充沛。
   过蒲石河一般是船家摆渡,但是上学与放学不同,上学一般都是傍中午家里走。到蒲石河的时候刚好中午,有几次船家吃午饭没有回,船就拴在岸边。
   我们几个就解开绳子自己撑船。刚刚还好,船到了河中心,船头就掌握不好了,横了过来。这时候就是你不行我来,我不行你弄,也不知道危险,歪歪扭扭的往前撑。
  过了河,还没有到桦树甸子村,麻烦事情就来了。我的饭盒是哥哥姐姐们上学用过的,盒的底角有沙眼。走了近2小时20多里后,咸菜汤开始从孔里渗透出来,先是湿了书包,然后就开始哩哩啦啦的。
  书包是背不成了,否则裤子与衣服角都是菜汤。只好拎着走剩下得40里,一手沉甸甸的书包,一手网兜罐头瓶。剩下的路,还有好远,还要去翻的三座山,一大两小。
  那时候能够有两个不漏的饭盒,也是我的期盼。
   上学,从蒲石河、桦树甸子到发磨子,我们都是老老实实的走路,不再关心路旁的萝卜地里的萝卜,不再关心路旁的山里红,不会像回家的时候,看周围无人,去偷偷地拔农户萝卜,或摘一衣兜,边走边吃山里红,也偷过地瓜,手搓干净泥,没有洗就开始啃。
   上学路上,是没有人偷的,放学就是太饿了。翻发磨子岭开始,路有2条,可以走大路,就是汽车可以行驶的路,也可以从发磨岭下,一户人家的菜园子旁左拐,进沟里走小路,两条路途距离差不多,但是图新鲜,只从我们去水库沟里,往学校扛一次大柴,知道了有这样一条路,就偶尔走了几次。
   过后,发生一件事,改变了我一辈子的工作,这件事过后再单独记叙,我与牟南山初冬掉冰河里的经历。
  爬到发磨岭顶,人是累的一点力气也没了,路途也过了多半。爬靠近岭顶一段,是一条窄窄的小沟,走过沟底就是陡坡,陡坡就是走的人多了,山皮踩没了,形成的路。黄沙构成,脚登上去脚下直打滑,沙子直流。
   到了岭上,每个人脸上都是汗津津的,喘着,零零散散的坐山梁上,靠山梁长甸方向,有一棵梨树,歪斜着生长在山旁地斜坡上。
不知道是太贫瘠的山梁,还是走过的人,好像没有见它结过梨,山沟里,十几里没有人家,白天都难见太阳,发磨岭顶直到苏甸岭附近,是一条近十里大沟,两边的大山夹着沟底的路,白日也是阴森不见阳光,窄窄地只够容纳一条河一条路,没有一户人家,甚至白天也难遇到一个人,上学不敢一个人走,也不敢几个人走夜道,最怕这一段。
   过了不久,有一次,老九也许是骑他大哥自行车了,还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我一个人,等刘老神直到中午过后,也没有等到,就只好一个人上学,出发得晚,心里怕天黑了,一个人走那一段沟里路怕的,就一路不敢停歇,但还是刚下了发磨岭,天就黑了。心里胆颤,硬着头皮,深秋的树叶,风吹后哗哗的响,四周的山,黑乎乎的只有一个大概轮廓。
  我一个人,被黑夜包围着,脚下的路,灰蒙蒙的。听到的只有脚步声、自己喘息声,风吹树叶声,想跑,跑不动。整个人处于一种无助、恐惧、黑暗、绝望。事后问刘老神,他还在我后面,他遇到了一个赶牛车去长甸卖大茧的,就跟着牛车走的。
   车在前面走,遇到石头颠簸,大茧还有掉落,他还跟着捡了半书包,过后在宿舍,还给了我7、8个,当时,也不知道他在我后面啊,唉!
  到了学校,稍微喘口气,就是晚自习了。

5.19日于苏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