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饱冲突
(2025-04-21 17:02:59)温饱冲突,是人们穿衣御寒、填饱肚子的生理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需求与现实形成了冲突。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地区,一些人的温饱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人们仍在为温饱问题而痛苦。即使是发达国家,仍然有少数人居无定所,有一餐没一餐,穿着他人施舍的衣服,或从垃圾桶中捡拾衣服,在寒风冷雨中瑟瑟发抖。
温饱的反义,是冷饿。寒冷和饥饿,往往是相伴而生,是穷苦百姓的生活常态。
饥饿不仅表现为食物数量上不足,而且伴随着食物质量的低劣,以及食物卫生状况的堪忧。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每年发布一份全球饥饿指数,反映上年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总人口的营养不足率、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和死亡率等。该指数依据百分制对各发展中国家进行排名,最佳得分为0分,表明该国不存在饥饿情况。100分为最差得分。饥饿指数得分10以上归类为“严重”,20分以上为“不安”,30分以上为“及其不安”。
以2008年为例,刚果的饥饿指数为全球最高,达42.7分。印度的饥饿指数从1990年的32.5分下降到23.7分。其他国家,孟加拉国得分为25.2分,巴基斯坦21.7分,尼泊尔20.6分,斯里兰卡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