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为主积极锻炼

(2024-04-28 10:51:48)

预防-治疗-康复,是针对健康的全过程管理。在一些人的理念中,只有得病了才去医院求医问药,才去治疗。这种理念看似省钱,其实会花费更多的钱,看似节约了健康管理的时间,其实会花费更多的健康管理时间。

有学者做过研究,在疾病预防上投入1元钱,能减少疾病治疗时5-10元的支出。如果考虑到罹患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对工作和家人的影响等,疾病预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更明显。所以,预防胜于治疗。

好的身体是靠锻炼出来的。经常性锻炼可以让柔弱的身体变得健康甚至强壮,让强壮健康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

在强身健体方面,中医学有着系统的论述。中医学理论认为,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成书于先秦至西汉的《黄帝内经》就有真气之说,成书于西汉末期至东汉的《难经》有原气之说。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

中医学理论认为,元气的作用在于推动人体的生成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活动。元气充沛,则人体脏腑器官的功能就正常,活力就旺盛,身体素质就强健而少病。

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则元气必虚,百病丛生。现实中更多见的是,先天禀赋尚好,但后天因缺乏锻炼、饮食不节、房劳过度、情志不遂、休息不好等因素,长此以往,肾精和脾胃功能大损,元气同样大伤。

中医学理论将人一身之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浮气五种。其中只有元气为先天之气,其余四者皆属后天之气。先天之气是从母体中带来的,每个人秉承的多少不一元气少一些的孩子就会体弱,元气多的就强壮,元气少的就是先天不足,带着病体出的娘胎

黄帝内经中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细胞皆依赖脾胃输送的营养。机体的体质强弱,取决于气血的盛衰,而气血的盛衰与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极大。金元四大医家的李皋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意思是若脾胃不健康,什么病都可以由此而生。明代医圣万密斋也认为“人身脾胃是根基”,也就是说脾胃健康是人健康的基本。如果把长寿比喻成盖房子,护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营养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科学的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体脾胃功能,增强后天之本,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一些挑肥拣瘦的人,一些胃口不好的人,一些消化功能弱小的人,通过循序渐渐的锻炼,胃口变好了,消化功能变强了,中气十足了,工作、学习、生活有激情有效率了。

有两个关于锻炼的误区。误区一:没有整块、有规律的时间,所以无法锻炼。人的一生中,学生时期拥有整块、有规律的锻炼时间。一旦步入职场,一旦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时期,整块、有规律的锻炼时间就成了稀罕。虽没有整块、有规律的锻炼时间,但可以抓住零星的、见缝插针的时间,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譬如,广播体操锻炼。以2011年发布的第十一套广播体操为例,全套8节下来,时间为4分45秒。早上起床,洗漱后,可以在家里做一下扩胸和体转运动,时间一分钟左右就够了。在等候公交车的时候,可以做一做踢腿和跳跃运动,时间一分钟左右也够了。诸如此类,将零星的时间利用起来,见缝插针,日复一日坚持下来,人体感觉会很好的,精气神也很充沛的。

误区二:只有大汗淋漓才是锻炼。炎炎烈日下,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一个个大汗淋漓,严格地讲,这是高强度重复性工作,而不是大运动量锻炼。两个小时足球场上拼命的奔跑、传接、射门,或羽毛球场上奋力的跳杀、封网、救球后,运动员大汗淋漓,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有的还拼出了伤痛,这样的大汗淋漓锻炼,对身体健康也不是最佳方案。

循序渐进,轻重适宜,微微出汗,及时换衣,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锻炼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