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新的新浪博客
华新的新浪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95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姓福祉

(2017-12-15 16:21:24)

《韩诗外传》卷三中记载有“是以德泽洋乎海内,福祉归乎王公”。《韩诗外传》这部书作者韩婴,文帝(公元前180-157年在位)时的博士,武帝(公元前141-87年在位)时与董仲舒(约公元前179-104年)辩论过。屈指一算,“福祉”一词开始见著文字已有2000多年。

随后,汉代焦延寿《易林·卷三·泰之大有》中“生直地乳,上皇大喜,赐我福祉,受命无极”,唐代李翱《祭独孤中丞文》中“丰盈角犀,气茂神全,当臻上寿,福祉昌延”,宋代陈若水《沁园春·寿游侍郎》中“某恭审某官受天异禀,间世笃生。光辅三朝,伟甚忠清之节;退发一壑。粹然恬淡之风。帝眷英,神绥福祉”,近代孙中山先生《同盟会宣言》中“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开始提及“福祉”一词。

福祉,本意是降临的幸福,现在被用来代表“祥和的生活环境、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宽松开放的政治环境”。

百姓福祉,指百姓享有祥和的生活环境、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宽松开放的政治环境,且这种环境能持续得到改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2)百姓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较小;

(3)百姓健康状况稳中有升;

(4)百姓居住环境较为舒适;

(5)婚姻比较美满、家庭比较幸福;

(6)百姓职业成就感良好;

(7)百姓对子女未来发展的预期和信心良好;

(8)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空气清新;

(9)治安状况良好;

(10)人文环境与社会氛围祥和;

(11)自信的国家安全与国家的国际认可程度;

(12)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离开家门看世界;

(13)普遍形成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意识;

(14)形成共识并自觉行动的适度人口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