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少年歌谣和游戏
(2023-02-09 09:42:05)
标签:
少年回忆儿童游戏 |
分类: 素描集 |
60年前的少年歌谣和游戏
雉鸡翎,跑马城!
马城开,打发小姐送兵来!
要哪个?
要黑蛋!
开春啦,想起儿时的春天,想起了自己曾经唱过的激动人心的歌谣和《跑马城》游戏!
这个歌谣是两帮小孩子做“打马战”游戏时用。
家乡自古就是匈奴和汉朝的古战场,飞将军李广、骠骑将军霍去病都曾经在这里和匈奴打过“马战”,再加上家乡是大辽都成,周边城乡更是是宋、辽、金的军事重镇,那雉鸡翎、小姐送兵的歌词都有萧太后、穆桂英,花木兰等女英雄影子,呵呵,这个游戏就很有历史渊源啊。
家乡的小巷胡同的夜色中,在一片空地上,两拨孩子排成两排手拉手面对面站着,由着性子扯着嗓子喊歌谣,歌谣喊罢,这个叫黑蛋的孩子便要离开自己的队伍独自冲向对面的人墙,如果冲开就可以“俘虏”一个人带回到自己的队伍,如果冲不开,就要留在对方的队伍中。如此反复,最后以人多的一方为胜。
这是一个古老的儿童游戏,到了近代,这个游戏同样被北方汉族,蒙古族,满族孩子所喜欢,他们也因此有了自己的时代歌谣:“雉鸡翎,跑马城。马城开,打发格格送兵来!要哪个,要红缨;红缨不在家,要你青格萨!青格萨,不打岔!干草和兵刀,我的兵马由你挑!”哈哈,这歌谣也与时俱进,增加了不少童趣儿和幽默!
马战者,兵分两队也,每队一个大孩子背着一个小孩子互相“厮杀”,看谁能把对方的小孩子拽下了,就算赢一局。就得由对方选一个俘虏过去,蹊跷的是必须是“打发小姐送兵来”!
“要黑蛋,那黑蛋就是俘虏”,还有点母系氏族的痕迹哈?
还有一种游戏方式是两队相距四五丈,队伍手挽手形成阵地,叫号者选一人,被选择的小战士此时憋足了劲儿,嘴里发出哇哇哇的呼声为自己壮胆,直冲对方阵地,冲破防线,就可以从对方选择一个最有战斗力的俘虏得胜回朝。若冲不过去,那就直接留在那里,当了对方的俘虏,这是一项斗智、斗勇、斗力的军事型游戏。游戏时,分为“攻城”和“守城”两队,布好防,双方一边喊着叫着歌谣,一边又不断地观察对方组成人员的高矮、胖瘦,精灵调整自己的组合。
最有魅力的是这个游戏过程中的作战双方,都有声势浩大的呐喊,夜色中,雄壮的歌谣声冲天而起,对猫在家里写作业的小孩子最有吸引力,看家长不注意,蹑手蹑脚地破门而出,纷纷加入心仪的骑兵方阵!
那时候每个家庭都有四五个小孩子,一趟街,跑来跑去大呼小叫的都是孩子,尤其是晚上,那更是小孩子的天下,若憋在家里不出来“写作业、做卷子刷题”,那这个孩子肯定是有毛病啦。
前一篇:舅舅给的压岁钱
后一篇:孙女儿画的版画《啄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