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为本  师德为先   ——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有感  &nbs

(2012-12-10 06:19:06)
标签:

杂谈

幼儿为本  师德为先

                           ——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有感

   中四班  郭万娟

在园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幼儿教师,可以说在学习了这份内容详细的标准后对自己这份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准中的基本内容更是详细地从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二个基本要求出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涉及的领域包括: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涉及领域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涉及领域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呢?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

观念是教师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长远发展。
    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

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需求应受到尊重并得到满足。儿童的人权就是生存和发展。因此教师与幼儿交往时的态度、方式都应让幼儿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受重视,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在幼儿园教师必须做到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教师与幼儿对话时,微笑着俯下身来,目光与幼儿平视,他们会从教师的眼神、表情、话语和行为中,感到安全,感受和体验到爱和尊重,老师很可亲,从而受到鼓励得到满足。)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长大后独立生存的人。
    儿童一生下来是一个有生命力、生长力,能够分辨与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学习能力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者。幼稚时期(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儿童的人格和性格;人一生的习惯、知识技能、言语、思想、态度和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能、学习言语最快时期,是道德习惯养成最易时期(即最佳期)。儿童主动学习是与生俱来,孩子来自于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原有认知结构和经验水平是不同的,同样的事物或现象对不同的孩子来说会有不同的意义。教师要把孩子看做主动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学习,教师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在活动中成为孩子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起玩,观察他们,发现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实现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进一步获得经验,提高原有水平。让我们从习惯于教孩子学习、让孩子的适应教师的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创设适应孩子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独特认知特点
    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同于学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最突出的特点是:直接兴趣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受兴趣的直接影响,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学起来积极主动性高,而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人们学习积极性的内动力,因此教师要把所教的东西变成幼儿的需要,使他们感兴趣,调动他们探究和学习欲望。(让孩子知道节约用水,老师讲中国有许多地方没水喝……可不是我们孩子经历的,没有生活经验,那教师就要设计活动情节,小水滴在哭,他找不到妈妈啦……,或水管哭啦,让孩子把水管的眼泪收起来,看是什么效果,哭了一夜的水管泪水集满一盆,怎么办?用它洗毛巾、擦地、修水管等。)
    4、儿童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幼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而且,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幼儿性格上的差异,带来了需求上的差异,使得幼儿在对安全感的需要上、对新体验和活动的需求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纲要》总则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给予个体差异的指导和评价,提供可供幼儿选择的学习内容,促进各具特色、有差异的全面发展。从而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讲,人的智能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的发展不是均衡发展的,每个人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造成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接受差异的同时,要培养幼儿的独立个性。(发现其长处给予肯定、表扬、鼓励,鼓励其弥补不足。)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1、幼儿教育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纲要》总则第二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也就是所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准备。那教师要调整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和教与学的方式,不是我教你学,而是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大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2、教育的是引起和促进学习,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
    当我们把幼儿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了,不等与幼儿学了,教师教完了,不等与幼儿学会了。老师准确地把握把,什么时候, 什么。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直接告诉,不在是拿出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和示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园中重教育过程,轻教育结果。教育内容是全面地、启蒙性的,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教育活动。活动中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发展,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食物和问题。体现尊重意愿、满足需求、培养兴趣和能力危险的思想。比如:生成教育。
    3、一日生活都是教育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并驾齐驱的,并互相替代。教师的和幼儿的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正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比如:喝水,如何喝水可以组织一次活动,但日常生活中,幼儿有喝水的需求,教师要允许孩子随时去喝,其二,孩子喝水时要提醒节约,喝多少接多少,同时不要洒、关好水龙头等是随时都在进行的教育活动。
陈鹤琴一日生活皆教育一日生活都是教育,都是课程。教师自身的行为、态度是课程。环境材料是课程(幼儿园是内外、大自然,如:需要让孩子锻炼走平衡能力,幼儿园没有平衡木,那么我们可利用田埂,走出去让孩子练习,同时还将让孩子懂得畦埂的作用,保护水不流失,人们行走不踩庄稼等)。
   (三)、良好的教师观
    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对儿童发展来说是一个促进者;教育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过程;评价应该自然的伴随整个的教育过程进行;过去,传统教师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幼儿是接受者,是容器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东西。认为教师是付出者,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新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工作不仅仅在付出,在同时也在发展着自己,完善自己,是教育过程的研究者,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的自我发展者,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全新的教育观。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不断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幼儿教师---我们这些专业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有不断增进专业化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与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
    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 才能促孩子发展,才能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2012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