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武关遗址

武关遗址
武关,古晋楚、秦楚 国界出入检查处。武关城遗址,在龙驹寨镇东42公里,上伊国道南侧。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 其地界“秦头楚尾”,为“秦楚咽喉、关中锁钥”。
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建国前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曾被誉为:“重关天塞控神洲,关门不锁敌难犯。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建国后城门、城墙等遭到毁灭性破坏。
战国时秦出武关而东取十五城,楚怀王即被执于武关。秦始皇东巡皆经武关,刘邦入武关定关中,郭子仪于武关招亡卒使吐蕃夜遁,黄巢出武关转战中原,李自成囤兵商洛后出武关,而进军北京。1932年,贺龙将军曾率部与敌刘振华部激战武关。
武关西有牧虎关,东有富水关,南有白阳关、竹林关、荆紫关、漫川关,北有铁锁关、鸡头关,关关相望,可相依设防。刘邦、黄巢、李自成、白莲教义军及贺龙率领之工农红军,均出入于武关。
唐.杜牧诗: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唐.李涉诗: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956年,武关小学在西墙附近取土时,发现类似西安龙首村出土之五角形汉代陶质下水道管。此后,历年多次出土铜鼎、铜钫、铜剑、铜矢及大量陶器和碎片。1980年商洛地区文物普查时,在武关城址发现篆刻“武侯”、“ 千秋万岁”等瓦当及篆书“武”字板瓦。1988年,商洛地区在文物普查时,又于武关发现汉代陶窑三处,汉墓一座。为此,均可作为战国及汉代在武关置关设衙之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