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唐三藏塔(兴教寺内)

唐三藏塔(兴教寺内)
兴教寺塔又称玄奘灵塔,或称唐三藏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之东少陵原内的兴教寺内,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圆寂,葬西安东郊,浐河东岸白鹿原上,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迁葬兴教寺内,并修建墓塔,兴教寺塔就是玄奘的墓塔。塔中珍藏玄奘大师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巴利文贝叶经。寺中供奉着曾一度流落日本的法师顶骨舍利和灵骨舍利。寺坐北朝南、钟、鼓二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雄伟。远眺终南山云蒸霞蔚,峰峦叠嶂,景色秀丽。
墓塔全用砖砌,高二十一米,是较大型墓塔,塔四方五级楼阁式,底层边长5.2米,向上各层逐级内收,收分较大,塔身稳重坚固,第一层塔身南面辟砖砌拱门,内有方室,供奉玄奘塑像,北门镶嵌石刻《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铭文详细记载玄奘生平事迹。
二层以上塔壁作枋木结构,每层每面用四根八角形倚柱分成三间。檐下用砖隐砌出最简洁的斗拱,在其它建筑物上少见。塔檐采用叠涩砖挑出和收进的做法,第一、三层砖用菱角牙子挑出,以上到十一层砖均逐层挑出,然后又逐层收进。挑出的檐砖逐层加大,使叠涩呈现出向内曲的弧形曲线,檐角缀风铃,这是唐代叠涩塔檐的艺术特点。塔顶置巨大的方形塔刹,刹座为四瓣仰莲,上面承托覆钵、莲瓣、宝瓶和宝珠等。各层均为实心,不能登临。是唐代早期砖砌仿木构楼阁式塔的典型。
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