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南通天宁寺、光孝塔

南通天宁寺、光孝塔
南通天宁寺,又名天宁禅寺,是江海地区三座唐朝古寺之一,另两座是江滨狼山广教寺和古城如皋定慧寺。
天宁寺原名光孝寺,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8年)迁天宁禅寺并入报恩光孝,后以天宁禅寺通称。主殿“大雄之殿”牌匾由宋徽宗亲题,明朝天顺年间改天宁寺。
寺院于明代宣德年间重建并多次重修,天王殿即为明代建筑,宋代大雄之殿也为那时重建,保存了宋代风格的结构部件。
光孝塔亦称支提塔,位于天宁寺内,毗邻北濠河。其历史最久,有“未有城,先有塔,前人就塔建城”之说,此塔建于公元864年,明《万历志》、清《康熙志》皆作这样的记载:“唐咸通中僧藻焕堂建。”塔身颀长玲珑,为濠河西北一景。后历代修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及天顺年间(公元1457年——1464年)都曾重修。塔高三十米,为五级八面砖木塔,须弥座式塔基,每层塔檐用砖砌成迭涩平座,上檐用角梁,下存擎檐柱,腰檐向上反翘,绕以雕板木栏,每层有四门。塔刹较高,承露盘上装相轮七重,刹顶上安置绕以光焰的宝珠。塔身颀长,呈现玲珑挺秀的姿态。南通有民谣:“通州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中插。” 所说的“三塔”是城中的光孝塔、城东的文峰塔和狼山的支云塔。千百年来,光孝塔已成了古老南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