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海城三学寺

海城三学寺
三学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内西南隅,占地4226平方米。“三学”乃佛教术语,即戒、定、慧三无漏学,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学即戒律,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定学即禅定,修持者思想集中,观悟佛理,灭除情欲烦恼。慧学即智慧,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三者构成佛学的全部内容,故名"三学"。
据《海城县志》和寺内碑刻记载,三学寺始建于明代,到了清代道光年间已经颓败,后由千山高僧明思法师苦心募化,重修大殿、前殿、后楼、东西配房及钟鼓二楼。前殿为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补间五铺作斗拱,正脊雕龙,斜脊雕跑兽,施彩绘。前、后有回廊,是典型的明代建筑。
光绪年间在此设立师范学堂,民国年间改设法院分庭。新中国成立后曾用作仓库,图书馆。80年代后成为宗教活动场所。现在院内还有古井一眼,明、清、现代石碑六通,珍藏台湾版《大藏经》一部。1988年被辽宁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