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前清故里——清永陵

前清故里——清永陵
离开元帅林之后,又步行约2—3里地,回出来到大路边等车去永陵镇,大约等有20几分钟,搭上过路车,在永陵镇不到2公里的地方下车,步行去参观清永陵。从公路边到陵院还有一、二里地要走。下车后第一眼看见的是用汉白玉建的下马石以及陵园前的牌坊。这里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不亏为帝王所看中的风水宝地,感觉永陵很有气魄的,很值得一看。
我在“清永陵文物管理所的所长及新宾满族自治县文物局的付局长邢启坤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进入陵园内参观、拍照,才能将永陵的面貌,提供给热爱中国文化的网友们。在此,向邢启坤所长表示衷心地感谢,祝他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事业有成。也希望邢启坤所长有时间到杭州来,我们杭州欢迎你。
清永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坐落在呼兰哈达(满语,汉译烟筒山)下,苏克素浒毕拉(满语,汉译鱼鹰河,今称苏子河)北岸,尼雅满山岗(今称启运山)南麓。东距县城22公里,距永陵镇2公里。东南距兴京故城赫图阿拉约5公里,西距夏元行宫约3公里。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
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们的福晋。永陵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后金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称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尊为永陵。从1682年到182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 永陵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之一。清永陵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工艺上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和艺术特色。
清永陵主要特点是“坐北朝南、神道贯穿、居中当阳,中轴不偏。”永陵选择在启运山南麓背风朝阳,窝风藏气的龙脉,正穴之前营造宝鼎正殿,并由正穴向南修筑一条长约1公里的笔直通道,称“神路”,是陵寝的中轴线,也是陵寝的坐向线。享殿、启运殿就建在中轴线北端,有“居中当阳”之意。启运门、正红门都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开,即有层层拱护正殿的作用又有突出中心,强化皇权的寓意。
永陵最基本的陵寝形制是“前朝后寝”,及由前至后纵向排列二方一园的三进院落。所谓二方一园的三进院落是指第一进院落前院是方形,第二进院落方城亦方形,第三进院落宝城是圆形。启运殿后的宝城宝鼎是奉安帝、后尸骨的地宫寝殿称“后寝”。清朝统治者迷信,“事死如事生”,认为皇帝死后到阴间仍然当皇帝,因此陵寝的方城,就是他们阴间的皇城,享殿就是他们在阴间上朝临御的宫殿。而宝城内的宝鼎地宫则是他们阴间的寝宫。所以将方城建成方形,将宝城宝鼎建成圆形是分别象征地和天,以合“天圆地方”之说。
1956年被辽宁省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盛京三陵之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