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怀杜轩

怀杜轩
怀杜轩位于杏花村内的建筑之一。为纪念晚唐著名诗人、曾任池州刺史的杜牧而设的专馆。馆中陈列丰富多彩,从不同侧面展示杜牧的生平事迹。一诗之功,千载不朽。滨水院落,沧桑旧筑,尽显诗主的素朴与优雅。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公元803年——约852年)陕西(西安)人,号樊川居士,字牧之。其祖父杜佑,三朝宰相。其父杜从郁,曾为朝中谏官。因父为宰相,子为谏官,不合为,乃降授秘书丞,终驾部员外郎。
杜牧善诗、赋、古文,堪称晚唐名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诗有《清明》千年相通,妇孺皆知。文有《阿房宫赋》广为流传。牧之行文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融前人之所长而独树一帜,呐诸家之神韵而化机在手。文词清丽,情韵跌宕,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后人为区别他与杜甫,称其为“小杜”。
公元844年杜牧曾出任池州刺史,所传公德政绩,逸闻佳话不乏。一曰理政为民,除暴安良,平均徭役,自制“薄籍”。二曰体察民众疾苦,研制“刻漏计时”,置于池州城南,鸣钟鼓于其则。称:“复壶”鸣报时辰,百姓作息有度。三曰风流太守,流嗣池州,有官妓程氏佳话一段。一天他携官妓程氏行春杏花村,饮罢黄公酒后,诗兴勃发,乃作千古绝句《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诗广为流传,引得历代文人雅士纷纷寻踪而至,登楼饮酒,吟诗作赋,从此杏花村与黄公酒名声远播。
杜牧在池州虽尽数年,然福泽彼时,功留千古,回顾往昔,茫茫遗迹,人文交错,是非损益,唯有杜牧与杏花村,栩栩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