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三角圩汉墓群

三角圩汉墓群
我在参观天长市博物馆时,看见有很多的文物都来自“三角圩”,又听说“三角圩”在天长市附近。于是就有了去“三角圩古汉墓群”的想法,并向博物馆的管理员了解了去“三角圩”的路径。由于这个墓群范围较大,具体很难讲出位子。但我要求他们告诉我:“哪里有文物部门的石碑,我就去哪里”,而后他们告诉了我大概方向,说:离这里还有7—8里地,只有步行,要不包车,而且不太好找。
离开博物馆后,按他们指的方向开始寻找古墓群。这个“三角圩”古墓群的确实难找,边走边问,共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这个地方。到了地方,找一块文物部门立的石碑,也费了好大的劲,后来,在当地人的指点下,在油菜地里才找到这块文物部门的石碑。
三角圩汉墓群共清理墓葬二十五座,除一座为战国晚期外,其余都为西汉早、中期。这批墓葬集中在约一千平方米的范围内,距地表2.5至3米深,分一人单葬与双人合葬两种,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以棺椁为葬具。多南北向,形制大小不一,出土文物种类繁多,有铜器、铁器、漆器、木器、玉器、陶器、玛瑙、琉璃、银器、角器等,计748件。主墓一号墓,坑长4.8米,宽3.5米,为夫妇合葬墓,随葬品380余件,墓中出土玉、银、铜、木四种质地五枚印章,墓主桓平,为西汉广陵王中宫谒者。十九号墓中出土一枚木质漆印,根据两墓桓姓及许多漆器上铭文“桓乐”、“桓安”、“大桓”等字样。推认三角圩汉墓群为桓氏家族墓群。现在这片古墓地,已经回填,并且都种上农作物,如果没有文物部门的石碑,谁也看不出这里曾经是战国时期的古墓群。
在我寻找古墓群的时候,有幸碰上了一位当地的村民,发掘古墓时的当时人(他也参与了古墓的挖掘)。他给我描述了,当时挖墓时的情形,他说:“在一号墓发掘时,还有棺椁,并且是一个合葬墓,当时出土两个棺椁,棺椁的前后各有一个像棺材大小的黑柜子,里面装有好多文物,有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好多好多。当打开棺椁时,里面的尸骨浸泡在水中,尸骨是白色的,棺椁里的水是青色的,打开不久,尸骨和水都开始变颜色了,真奇怪,听考古人讲:“这是遇见空气而起的氧化作用”。这个古墓的封土很粘,很厚,颜色为灰白色,挖到后来也看见有黑色的土。文物部门把文物取走后,对这个墓穴拍了照片,一段时间后再把土回填。那个时候,有个香港的老板到我们村里来,以出价20万元来收购这些文物。我问:“这个香港老板后来有否收走文物?”他说:“没有,那时公安管的很紧,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将偷来的文物买给他。”不过,我们这里有不少村民为了偷盗这些文物而被判刑。大部分被盗的文物,由公安局追回,现都存放在天长市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