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2014-12-29 07:59:23)
标签:

旅游

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今天(201441日)早上6:30分,从霍邱一旅社起来,早餐后,乘3路公交车去水门塘,在水门塘下车之后,又步行半个多小时,才到水门塘水库。参观完水门塘水库之后,改乘2路(步行比3路车稍近一点)车,去汽车站。乘车去马店。

水门塘位于安徽省霍邱县城北开发区。始建于公元前622年,系当时楚国令尹孙叔敖督建。水门塘古名大业陂,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据考为“天下第一古塘”。初始蓄水面积万余亩,灌溉农田万余顷。在发展农业,屯田济军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水门塘是天下第一治淮的水利工程,堤长10余公里,四周筑堤塘内蓄水,塘内有46个防浪岛屿,被称为皖西的“千岛湖”。据记载:水门塘与寿县的安丰塘同为公元前600多年的春秋时代,也是有楚国令尹孙叔敖创建,水门塘修建年代要早于安丰塘17年,由于安丰塘比水门塘面积要大,所以安丰塘被誉为“天下第一塘”, 水门塘被誉为“天下第一古塘”。

楚国令尹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在霍邱大兴水利?因孙叔敖从小在霍邱长大,对这里的山形水势,地理环境,十分熟悉。霍邱县城是建在一条岗岭上,而县城北边却有一大片洼地,“蛤蟆挤股尿,庄稼水中泡,十种九不收。”成了一片沼泽地,而周围的岗地又缺水灌溉,影响收成。所以,当时流传着“三年旱、三年淹、三年蝗虫飞满天”的民谣。孙叔敖当了楚国的令尹后,就下决心率领霍邱百姓兴修水利——大业陂水利工程。雨季时,将雨水引进塘内蓄水。旱季时,放水灌溉农田。使周围10多万亩农田旱涝保收。闸门——霍邱的方言叫“水门”,水门塘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我到水门塘之后,看上去很像一个公园,想进入塘里的岛上去看看,但在塘边走路好多路,始终找不到进口,没有办法,只得找当地人了解。塘边住家很少,当时也无行人,只见湖边有建筑施工的工地,于是,就进入工地,才发现施工的工地就是进湖的进口,目前正在建公园的大门,内有“闲人免进”的牌子。建筑工地上,只有几个人在工作,可能当时没有领导,我进入里面也无人问津,我就私自推开建筑围栏的便门,顾自己进入塘内,尽直走向岛上。途中除了看见有三人在钓鱼外,其他空无一人。岛上还看见了孙叔敖的塑像和一个破旧的业陂亭,在岛上拍了一些照片之后,就出来离开塘内小岛,赶往下一个景点。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古塘石刻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水门塘风景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水门塘风景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水门塘风景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水门塘风景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水门塘孙叔敖塑像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水门塘内破旧的业陂阁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业破阁匾额
757.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
                                                水门塘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755.望淮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