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集安好太王碑及太王陵

标签:
杂谈 |
集安好太王碑及太王陵
好太王碑又称广开土王碑、广开土王陵碑或永乐太王碑,该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长寿王为其父所立。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位于集安市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东南部太王乡大碑街,系洞沟古墓群中著名碑刻。发现于清末,碑身为角砾凝灰岩,稍加修凿而成,方柱形,高6.39米,幅宽不等,底部宽1.34米——1.97米,顶部宽为1.00米——1.60米,第三面最宽处达2米,四面环刻汉字隶书,自右至左竖刻,共44行,满行41字,共1775字,东南面为第一面。可辨认的字约1590个左右,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
碑刻的主要内容是,记述了好太王一生东征西讨的战争功绩和有关高句丽的起源及建国的神话传说。它的发现对研究汉魏之际,高句丽政权的形成和发展,是仅存的实物资料。1961年该碑连同洞沟古墓群,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王陵墓
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陵墓。
好太王(公元374年——412年),名谈德 全谥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
陵墓为长方形阶坛石室墓,边长约66米,高约15米,现知阶坛八级,砌石21层,底边有硕大的护坟石,墓室第八级阶坛上,墓道向西,墓室置屋形石椁,内有两具石棺床,墓域广铺河卵石,东侧有大型祭坛,墓上原有建筑,发现大量瓦、莲纹瓦当和“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铭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