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5.探访梁山伯与祝英台墓

(2013-02-13 09:22:15)
标签:

杂谈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墓

    相传西晋年代,汝南郡南六十里梁岗,有一个青年叫梁山伯,字信章,性忠厚。祝英台又名九妹、九弟,西晋汝南南郡朱家庄(今朱董庄)人氏。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朱庄,庄上朱员外家。有一女儿叫朱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父母,女扮男装,化名朱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义结金兰,同往求学。红罗书院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朱英台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朱英台在扔石头时,腰闪了一下,同学们叫道;“朱九弟像女人一样,”朱英台顿时滿脸绯红,师娘心细,发现英台是女儿身,就在梁山伯和朱英台的床中间,立了一块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有想到朱九弟是个女的。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很多比喻,梁山伯仍不解其意,二人来到英台家,英台让山伯在客厅等候,说让九弟出来献茶,英台到后屋换了女儿装,端着茶水出来,梁山伯诧异地说:“你不是九吗?”英台说:“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定终身。但由于马文才的姥姥说媒,许英台于马家,英台无奈,违心应允,山伯如约前来议婚,英台泪告已晚,山伯气的当场吐血,梁山伯求婚遇挫,返回途中又遭暴雨淋浇,归家后一病不起,百药无治,临终前,嘱咐家人,将其葬在马乡北官道旁,以能看到祝英台出嫁时的情景。祝英台被逼嫁到马家时,花轿行至官道旁梁山伯墓前,英台下轿哭祭,痛彻肝肠,撞柳殉情,家人把其葬于官道东侧,与梁山伯墓隔路相望,后传为蝴蝶,比翼双飞于花间,其传奇爱情故事,千古流传。

   

135.探访梁山伯与祝英台墓

     梁墓位于路西,呈东南——西北朝向。祝墓位于路东呈西南——东北朝向。两墓基础大部份于1964年被当地群众挖出,从收集到的墓砖及石墓门,上面的纹饰图案判断,两墓应属东汉晚期,至魏晋时代特征。1966年被河南省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5.探访梁山伯与祝英台墓

    当时我看了这两座墓之后,我纳闷,这个故事流传应该在我们杭州,怎么会到河南去呢?由于墓地附近没有人,我只得去找离墓地约50米左右的一个村庄,想在那里打听一些情况。到了村庄口,见有一位老大爷和几个小孩坐在那里,我上前打听,老大爷告诉我说:“这个故事的确发生在这里,并说马家庄,梁庄,朱董庄(以前是朱家庄)现在还在,祝英台原名叫朱英台,后来传来传去就变成祝英台(朱祝同音),并给我画一个草图,说明当时的地理位子,还讲他(她)去就读的红罗山书院(现在还在),他们的草桥结拜,实际是曹桥结拜,由于流传时间把曹桥也变成了草桥(草曹同音)等等”。还说:“在文革期间,当地村民将他们的墓砖拿回家,给自己砌墙,后被追回,这些砖已被专家鉴定过,认定为是西晋年代,可以确定这里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发生地。还讲,前几年,中央电视台也曾经来这里拍摄过。”听了老大爷的讲述,我从怀疑到将信,决定再去红罗山书院看看,能否再到一点证据。离开这个村庄,到大路准备拦车去红罗山书院,但一直没有等到车(可能时间晚了,这时已下午15:30分,再了解,当地人讲,今天去了回不来,要转二次车,还要走十几里地,之后不得不放弃,拦车回汝南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