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珍《开平元宝折十脱谱钱》赏析

标签:
文化五代十国开平元宝折十大钱开平通宝 |
“开平”是后梁太祖朱温的第一个年号共计五年(907—911)。开平元年(907)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晃,建都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
开平元宝钱为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907-910年)所铸造,存世钱币有“开平通宝”,“开平元宝”,但史书没有记载。其实目前此两钱历史以来所出甚罕,并非没有,目前凡载之谱,皆称两钱为仅见。其中,华光谱先生所著《中国古钱大集》继续前人所述,载曰:“传世各仅见一品,(方若旧藏;后通宝归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而元宝一品至今已殁落不明),或当时仅存试样并未正式铸行”,应为试铸性质。
引用京川游侠师友观点:显而易见,上述说法乃长期讹传,完全不可采信之。事实上也是泉界关于古泉存世量最大臆断之典型!亦是著谱者眼界所限,而又盲目自信之必然结果。这种臆断,本来属于著书写谱者个人的看法,倒也无妨,然,既然成谱,中国泉界又有盲目跟风的顽习,因此,开平元、通宝各仅见一品之说,也就流毒甚深,并以此为武器,不断绞杀后出之品。愚亲闻曾有人获此钱,然被广为鉴伪并极大取笑,不得不愤而毁钱。可见伪说臆断的残酷后果,导致我多少中华珍贵文物造成巨大损失,真是不胜唏嘘矣!
纵观开平元宝大钱,浓浆包裹,入骨硬锈,锈色古旧,可感其锈皮老道,虽薄而质地紧实生硬,钱体硬绿锈,黑绿斑,映衬水银沁孔雀兰相得宜彰,天成锈美。其锈垢皮壳紧实不糟,包浆自然浓重彰显纯真,且十分老道。缘边略露铜之处,可见其铜色十分熟旧,可识其青铜质地。毫无疑问,锈色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耄耋锈相,开门见山矣。
审其铸相轮廓,其铸相规整,边缘可感削轮,方正圆矩,坦平地章,字廓深浅有度,自然而无做作之态,穿轮亦是干干净净。其直径40.5毫米,重约18.50克,厚薄适中,如折十型大小。其锈浆浓而纯,包裹致密,而致品相完美,十分难得。一言以蔽之,如此自然规矩之铸相,后梁太祖官炉所铸,难有疑问矣。
细辨钱文书意,“开平元宝”四字隶书、右旋读,钱文形制饶具五代风韵,古朴拙率,布局规范,书意特征鲜明,与谱载之品无明显不同。是品特点在于“平”字狭长且“平”字首横与一竖相不相接,“元”字最后一笔长勾,有左挑风格书意,看“宝”字之宝盖左边有没有点,整体书意,彰显自然,正是开平元宝钱之书,发自内心的无异无邪。无需质疑,本品如此书相,自然是开门见山。
总而言之,一些遗存罕少之版式珍泉,即使没有诸谱记载,然实物有出,经过研究专家考证得知,即无需赘述,显而易见,实物实证,由不得胡乱臆否,清者自清,对者自对。此泉乃辽后梁官炉之试铸力作,略懂泉学之人,即能明鉴。故天下藏家其鉴泉方法之论是否正确,进而其心态是否端正,当今所谓泉家不但非静以修身,潜心学问,反以食古不化的观念毒害一些古钱爱好者,不但不懂古钱收藏与鉴赏应唯物、唯实,尊重客观,与时俱进,反而视所谓泉家的著述为教义,可悲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