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2015-05-12 14:50:34)
标签:

宋官窑

御藏之宝

京师自制

填金刻字

大宋官窑款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代官窑瓷器,官瓷代表着汉族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其高超的烧造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汉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背景乃宋徽宗因不满于当时现有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缺陷,引入汝瓷及开封东窑等窑口窑系的制作精华,在东京汴梁,即今河南开封,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指挥烧制和创制的巅峰之瓷,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其生产关系为:“朝廷置窑、内府制样、民匠造器、兵士供役”.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虽然宋代官窑神秘的面纱和多舛的命运并不能抹灭其独特的艺术光芒。官窑制品,通常讲究规整对称,气势如弘,高雅大气,严谨庄重。宋代官窑纹饰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只是以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给人一种静谧和含蓄内敛的美感。紫口铁足,更增加了其古朴典雅之美。器型除常见的盘、碟、洗之外,还有瓶、炉等礼器,反映出宋代文人高雅的艺术品位。

 

历来北宋官窑器均属皇家所用,器型极其严谨规范,追求精致,不可越规。一般均是仿古代青铜器形式而制作,形制尺寸都有严格规定。大件器物较少见,所见大都是小型器物,如盘、碗、瓶、炉、洗和文房用品等。主色调为青色,多为厚釉,釉下气泡如唾液;圈足较宽;北宋紫口不明显,多为紫足;开片明显,多见墨纹,时有血纹,冰纹,有层次感;成型工艺,应为脱模,不见范痕.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今天本博上展示的一款官窑六棱炫纹瓶,造型古朴庄重,釉质如脂如玉,所裂纹片灵动飘逸,形如龟背,色如鳝血,釉面莹莹冰片极富美感,且器口微微泛紫,底足褐红如铁。此瓶高为23cm,刻字填金处有几个缩釉点,形成了针眼大的黑色小孔,底款宋体"大宋官窑。清乾隆帝为北宋官瓷所题款——大清乾隆乙末年夏于某某殿,御藏之宝,乾贰方阴,后加满文双语辨识,背面仿造北宋的原创:京师自制。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纵观其造型周正,古朴大方,由左右六棱构成基本轮廓,敛口扩肩,收腹,靠底外撇,底胫出凸炫纹一周装饰,显示重心,通体里外施青黄釉,胎质黑紫,足底无釉露胎,显黑褐色,施釉不厚,口沿、棱角等釉薄处影显出明显的黒胎色。该器釉质温润如玉,如织似锦,手摸光滑细腻,60倍放大镜下看,釉下气泡老化正常,均匀的气泡密集聚拢,真正的古代文献记载的攒珠聚沫,表面浮有一层酥油光泽,通体自上而下纵横交错开有蟹爪冰裂鳝血细纹,可谓官窑精品。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细看露胎处,可察本官窑瓶胎质中含铁成分比汝窑要高,呈现紫褐色胎体,细其釉面的开片,得益于其独到的工艺,所开片纹极富节奏感,如水波粼粼,晶莹剔透,开片不仅流畅,且器面也可开龟背大片,纹如鳝血,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纹裂美。其中较稀疏的浅黄色开片。小开片中以暗红色的所谓“鳝血纹”,极其珍罕。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100倍放大镜下审视釉面,发现釉面添加有品质上乘的翡翠、玛瑙等玉粉入釉,呈现五颜六色的颗粒点缀在釉面和开片周边,加上其采用垫的烧法,器物受力更均匀,使得胎骨也更坚挺,釉质更趋淳厚、匀润,靠近底足处图片可见真正达到了肥若堆脂,抚之如缎似玉的,攥之仿佛出油的艺术效果。由于其要追求玉质效果,釉面玻璃质感不强,釉面润泽,呈亚光乳浊性。放大镜下可见气泡如细小的串珠紧密聚集在一起一样。因为烧造温度不高,整器击之声音较低。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最后眼转至棱边,口沿可察,由于其选用含铁量极高的瓷土制胎,与汝瓷含铁量较低的胎质有极大的区别,使其含铁量极高的胎体经高温还原烧制,胎骨颜色泛黑紫,在器物口所施之釉因微有下垂,致使内胎微露,便产生了出“紫口”特征,而足底无釉之处,由于气氛还原,则成为黑红色,是为“铁足”。此突破青釉瓷面所形成的独负神采的“紫口铁足”,堪称清籁幽韵,趣致拔俗,令人畅心悦目,其在区别汝瓷满釉支烧、无色彩变化的同时,其独特风韵也是为北宋官窑瓷器最典型的艺术特征之一。

北宋《“大宋官窑”款六方炫纹乾隆御藏官窑瓶》珍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