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国粹山人
国粹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7
  • 关注人气: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2015-04-18 11:28:37)
标签:

金代

阜昌通宝

篆书

楷书

银质折十钱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昌通宝,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金代伪齐政权刘豫,阜昌年间铸造的钱币。有“阜昌通宝”,“阜昌重宝”,直径约35mm,钱文清晰精美,书法精妙绝伦,极美品,目前来看,其形制已趋齐全,多楷篆对钱。元宝、通宝、重宝三宝文齐备。  阜昌通宝钱,为真书、篆书二体铸制之对钱,历现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对钱,属于发现最早,乃泉界普遍知晓之形制。折十大钱却发现很晚,尤其是篆书折十。

 

鉴于阜昌钱铸制特精,加之过去长期以来金代其它年号钱发现甚罕,故泉界共识伪齐刘豫阜昌钱是中国钱币史上精美度不让王莽、赵佶钱的又一美泉。虽然,泰和钱以及后来发现的金代若干铸币如天眷、元光、兴定等钱,铸制一样精美,阜昌钱不过乃金代美铸之一,然,鉴于其属于发现很早之金代美泉,知名度和美誉度皆更深入人心,故,今将其比喻为金代美铸之代表,也仍然不虚其名矣。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新世纪已来,阜昌通宝折十大钱屡有发现, 阜昌通宝钱早入谱者,为楷书折十大钱。估计存世数量已在10枚以上。据资料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见到一枚阜昌通宝折十生坑大钱。此钱为典型的东北坑,身披晶莹绿翠温润玉泽。钱径42.5毫米,重25克。钱文楷书,端庄瑰丽雍容大度,纤毫可辨,无丝毫迟滞粘连之处。从折十的娇美亦可窥见到折五钱的姿容,二钱诚为钱中二乔也。折五折十均仅见楷书者,尚末发现篆书对钱。是未铸,还是未发现?至今不见答案。但据以金代钱制推测,篆书钱应该有铸,只是尚未发现而已。折五折十大钱应是试铸样钱,并未开铸行用钱,故珍惜罕见。

 

参考2009年底出版之李卫先生著《辽金钱币》一书,其中对此钱有过专门描述,其曰:“近年笔者曾亲睹过一对阜昌通宝折十钱,出自吉林公主岭辽金信州遗址。该对钱,文字秀美,笔意连贯制作甚工,风格与其它阜昌钱亦相合,信为同期官铸之物。”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愚藏此楷篆精美银质对钱,其中,篆书折十为背巨星一品,更是难得。与楷书光背折十一品,同范。楷书钱径43.3毫米,重23.05克,篆书钱径43.5毫米,重22.5克,转目鉴赏此钱,银质包浆醇厚,紧实自然,北坑所出,包浆典型,深入钱骨,黑中透赭,分布自然,边沿字体磨损痕迹明显。而观其铸体,可谓无比精整,整个铸体,可见缘廓穿廓线条宽窄一致,字廓深竣挺拔,钱文笔划清晰,干净利落。再细观其钱文美书,秀丽端庄,神韵非凡,其书如纸上之写,楷书钱更有徽宗遗风。其铸制之精整,字口穿边廓高凸之匀称,几乎无懈可击,难寻瑕疵,如此这般,我们不能不叹服金人高超之制钱技艺。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从其绝美品相来看,此品阜昌通宝楷书折十大银钱,自是华谱所载之铜拓不可比拟。检索可知,阜昌通宝折十大钱,无论楷篆,目前为止,仍为珍稀之品。存世不多,值得珍藏。金代铸币之精,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不输汉人的高超铸币技艺,而且也将古泉铸制的美学价值推上了又一个高峰。一句话,金代铸币是中国泉史上的一个将“书法”、“制模”、“浇铸”和“打磨”四道主要工序做到极致和完美统一的最美妙时代。(以上部分文字观点引用京川游侠师友博文)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金珍《银质阜昌通宝篆楷折十对钱》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