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罕见《黄地青花釉里红三多纹梅瓶》赏析

标签:
成化青花釉里红三多纹梅瓶古今玩人 |
明成化年(公元1465--1487年),历时23年,制瓷无数,名镇天下,为各代皇帝倾慕和收藏爱好者停步,按工艺评以斗彩名贵,青花釉里红为珍罕。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到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青花釉里红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青花釉里红艺术瓷是素雅与艳丽的和谐统一。
把青花与釉里红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精品,这是元代景德镇陶瓷艺人的一项创造性成就。从烧成技术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红和青花颜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进行。现在,要将两种颜料在统一的烧成制度下烧成,必须寻找在同一制度下烧成的釉里红配方和青花配方。
对于成化朝官窑瓷器,人们评价极高,从观赏角度,成化青花与永乐、宣德相比,也各有特点,永宣青花浓艳有褐色斑点,古雅幽箐,成化青花色泽淡雅,有水墨画风格。成化朝“出现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制品十分稀少,传世极为少见,只是偶然的制作。"
续观其底,“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排,方形双框,文字手书率真古朴,一眼可感其乃成化款识之典型。其中,瓶底可见土沁和露胎黄溢,包浆凝重老道,自然天成。一言以蔽之,此瓶诸般特征,彰显实际,无门不开矣
。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自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