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1/large/ba09ab12jw1eue9iz1onij20ku0flabo.jpg
你有多少微博群?
你有多少微信群?
你又有多少QQ群?
那么,你屏蔽过多少社群了呢?
社交电商已萌芽,社群显然就成为了连接消费者与品牌的最短路径,可是,物极必反,越来越多的社群已经开始打扰到用户,社群多了,自然有了死群,广告群,垃圾群等等。社群慢慢的被玩儿坏了,你造吗?
一,现状
早期以萌芽式的社群出现方便了各路诸侯,直到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社群十多个,有人为亲友联系,有人为学习交流等等。一个人加入社群的心情:
1.首先是激动和兴奋,基本上每天都说好,经常冒泡;
2.然后是怀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能感受高人的指点或者益友的指教;
3.可是一切却来的那么急切,群里经常广告,刷屏,甚至吵架,争执,最后,退群。
那么,如何巧妙的做好社群呢?
二,用社交电商看社群
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接地气的社交电商的出现,让零售小卖家看到了希望,例如:微商。微商也是一种社交电商。一直以来,零售商的主要责任和价值在于组货,因为产品的差异性,零售商利用产品差异性准确找到消费者的入口,并且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就是零售商所提供的巨大价值。
品牌与品牌价值差距变小,商品同质化严重,对于消费者,零售商所提供的价值也相应减少,这时,就得需要社交的力量了。那么,这时,就得要建立社群,把一群小伙伴聚集到一起了,一定是熟悉小伙伴,才能玩到一起。
三,怎么样玩好社交电商下的社群?
第一,动机。消费者的动机。首先通过与消费者的交流,熟悉其加群的动机,为什么要加这个群?
臭臭秒招:根据消费者或者朋友的动机,把自己社群定位一下,比如:联络,学习,工作,交友,生活等等,用有限的人打造价值群,根据不同社群,不同管理,时间不是问题,定期话题,定期聚会,是灰常有必要滴
第二,还是动机。对于创建人的动机。创建人需要深思,自己能够为群员带来什么,加入后群员有何回报呢?建群人是为了卖货?为了人脉圈子?还是为了学习分享呢?
臭臭妙招:首先是控品,人员控制,人员质量控制。人数一旦猛的增长,由于流量大,大量刷屏,信息过载,价值鸡肋,参与人越来越少,屏蔽人越来越多。但是,能够长期的对大家感到收获并不容易,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脑力,所有,前期的控制对后期至关重要。
分析:以卖货来说,这也是典型的社交电商案例,比如,一个朋友卖食品相关的,建群,经常分享做菜饮食经验,分享完了通过自己的小店,无论是淘宝,还是微店等等,实践证明,基于经济目标维护的群才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因为以社交电商的态度,以服务的态度去做,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好评以至于带来满意的复购。
第三,管理步骤。
定位再准的群,没有主动人管理和维护,是无法玩起来的,不可能完全自组织。
1.数据分析。准确的的对成员进行分类标注,作为身份的象征,也可用于其他资源的对接。
2.专业答复。比如学习分享类,当有资料上传的时候,准确引导大家,有问题直接私信处理,避免群里大流量而导致群员问题得不到解决。
3.分享干货。群主需要有智慧,不仅自己去分享。而且要带动群员去分享,设立特定的时间,邀请相关的群员,来分享相关区域的分享。跟群主分享一样,可问可答。
4.定期推荐分享。特定的时间,让特定的大众认可的群员进行学习分享。并且有相应的群规引导秩序。
4.总结。把每一期的内容总结通过社交平台发布。
臭臭推荐:在这里推荐@马莲根老师的马戏团营销扣扣群。货真价实的干货分享群,每周五都有。群流量相当大,从不停歇。
http://ww2/large/ba09ab12jw1eue9l49ycsj20ku0dxmym.jpg
第四,需求。需求的短暂性势必会造成社群的短暂性,用社交电商的话来说,技巧,模式固然重要,但前提是你得有一个基于长期需求的社群定位。否则,然并卵,社群很快就死了。
第五,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群规矩的形成,最好是经过群员的一致认同,才容易有效。强调民意比个人权力的群会玩儿的更远。
四,总结
社交电商是细水长流的过程,圈子的形成是最难的,其中务必会关系到社群。所以对于社群有以下几点建议:
1.筛选。加人须慎重,引入太多,意味着屏蔽的太多,群容易早死;
2.门槛。得之不易的机会最容易得到珍惜;
3.规矩。必须遵守,且由大家共同监督;
4.邀请需知,群员所邀请的人一定要负责将群内容内涵传达到底。尽快掌握。
社群发展到现在不容易,别轻易玩儿,要玩儿就玩儿好,社群不是圈一帮人就是社群了,最近群越来越多,都不忍退出?你在弱化关系,你造吗?到底谁来负责?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不喜勿喷,非礼勿视。
臭臭新说
2015.7.24
你有多少微博群?
你有多少微信群?
你又有多少QQ群?
那么,你屏蔽过多少社群了呢?
一,现状
1.首先是激动和兴奋,基本上每天都说好,经常冒泡;
2.然后是怀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能感受高人的指点或者益友的指教;
3.可是一切却来的那么急切,群里经常广告,刷屏,甚至吵架,争执,最后,退群。
那么,如何巧妙的做好社群呢?
二,用社交电商看社群
三,怎么样玩好社交电商下的社群?
第一,动机。消费者的动机。首先通过与消费者的交流,熟悉其加群的动机,为什么要加这个群?
臭臭秒招:根据消费者或者朋友的动机,把自己社群定位一下,比如:联络,学习,工作,交友,生活等等,用有限的人打造价值群,根据不同社群,不同管理,时间不是问题,定期话题,定期聚会,是灰常有必要滴
第二,还是动机。对于创建人的动机。创建人需要深思,自己能够为群员带来什么,加入后群员有何回报呢?建群人是为了卖货?为了人脉圈子?还是为了学习分享呢?
臭臭妙招:首先是控品,人员控制,人员质量控制。人数一旦猛的增长,由于流量大,大量刷屏,信息过载,价值鸡肋,参与人越来越少,屏蔽人越来越多。但是,能够长期的对大家感到收获并不容易,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脑力,所有,前期的控制对后期至关重要。
分析:以卖货来说,这也是典型的社交电商案例,比如,一个朋友卖食品相关的,建群,经常分享做菜饮食经验,分享完了通过自己的小店,无论是淘宝,还是微店等等,实践证明,基于经济目标维护的群才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因为以社交电商的态度,以服务的态度去做,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好评以至于带来满意的复购。
第三,管理步骤。
1.数据分析。准确的的对成员进行分类标注,作为身份的象征,也可用于其他资源的对接。
2.专业答复。比如学习分享类,当有资料上传的时候,准确引导大家,有问题直接私信处理,避免群里大流量而导致群员问题得不到解决。
3.分享干货。群主需要有智慧,不仅自己去分享。而且要带动群员去分享,设立特定的时间,邀请相关的群员,来分享相关区域的分享。跟群主分享一样,可问可答。
4.定期推荐分享。特定的时间,让特定的大众认可的群员进行学习分享。并且有相应的群规引导秩序。
4.总结。把每一期的内容总结通过社交平台发布。
臭臭推荐:在这里推荐@马莲根老师的马戏团营销扣扣群。货真价实的干货分享群,每周五都有。群流量相当大,从不停歇。
http://ww2/large/ba09ab12jw1eue9l49ycsj20ku0dxmym.jpg
第四,需求。需求的短暂性势必会造成社群的短暂性,用社交电商的话来说,技巧,模式固然重要,但前提是你得有一个基于长期需求的社群定位。否则,然并卵,社群很快就死了。
第五,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群规矩的形成,最好是经过群员的一致认同,才容易有效。强调民意比个人权力的群会玩儿的更远。
四,总结
社交电商是细水长流的过程,圈子的形成是最难的,其中务必会关系到社群。所以对于社群有以下几点建议:
1.筛选。加人须慎重,引入太多,意味着屏蔽的太多,群容易早死;
2.门槛。得之不易的机会最容易得到珍惜;
3.规矩。必须遵守,且由大家共同监督;
4.邀请需知,群员所邀请的人一定要负责将群内容内涵传达到底。尽快掌握。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不喜勿喷,非礼勿视。
臭臭新说
201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