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的味道

(2025-10-17 07:21:31)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诗歌(原创)
阳光的味道
王国良

就是初雪,从大白菜叶子上
刺啦一声滑落的味道
就是外孙用香波
刚刚洗过的童真的味道

就是邻家小媳妇
搭在晾衣绳上的红床单的味道
就是妻子从秋霜里
搬到客厅的九月菊的味道

就是当年,我把诗歌
 写上桦树皮,划破月光的味道
是你和我在故乡的雪地
咔嚓咔嚓,踩碎隆冬的味道

就是黑崴子临行前,奶奶
塞进行囊,烧土豆的味道
就是六个儿女的生日
母亲的手擀面擀出来的味道

就是父亲顶着一头大雪
劈柈子的那把大斧
划出来的闪电的味道




把阳光酿成生活的暖
—— 评王国良《阳光的味道》

文/龙 庆


    王国良的《阳光的味道》,从不是晒在窗台的、轻飘飘的光,而是把阳光揉进了日子的肌理里,酿成了带着声响、带着温度、带着回忆的 “味道”。诗里没有一句写 “阳光如何明亮”,却用初雪、童真、红床单、烧土豆这些最朴素的日常细节,让 “阳光的味道” 成了亲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岁月里藏不住的暖,读来像捧着一碗刚温好的粥,从指尖暖到心口。
    诗的开篇,就把 “阳光的味道” 写得有了声响:“就是初雪,从大白菜叶子上 / 刺啦一声滑落的味道”。初雪本是冷的,可 “刺啦” 一声,像阳光晒化雪粒的轻响,把白菜叶上的雪气里,都掺进了阳光的暖 —— 那是冬日里,白菜窖旁、窗台边,阳光悄悄停留的证明。紧接着,“就是外孙用香波 / 刚刚洗过的童真的味道”,把阳光的暖与孩子的软绑在了一起:洗过澡的孩子,头发上飘着香波的甜,晒着阳光,连 “童真” 都有了味道,是软乎乎的、带着奶香的暖,这味道里,藏着隔代亲的温柔,也藏着阳光最纯粹的模样。
    再往下读,“阳光的味道” 又成了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就是邻家小媳妇 / 搭在晾衣绳上的红床单的味道 / 就是妻子从秋霜里 / 搬到客厅的九月菊的味道”。红床单晒过太阳,飘着洗衣液的淡香,混着阳光的干爽,是小日子里的踏实;九月菊从秋霜里挪进客厅,沾着阳光的温度,花瓣都透着韧劲,是家人间的细心呵护。这些都不是什么 “大事”,却是最贴生活的暖 —— 阳光的味道,就是藏在红床单的布纹里、九月菊的花瓣上,藏在每个认真过日子的细节里,不显眼,却让人安心。
    而诗里最动人的 “阳光味道”,藏在回不去的故乡记忆里,裹着亲情的重量。“就是当年,我把诗歌 / 写上桦树皮,划破月光的味道 / 是你和我在故乡的雪地 / 咔嚓咔嚓,踩碎隆冬的味道”,当年的桦树皮、月光、雪地,本是带着凉意的场景,可因为有了 “写诗” 的浪漫、“踩雪” 的相伴,连隆冬都有了阳光的暖 —— 那味道是青春的热、是陪伴的甜,是阳光洒在故乡雪地上的明亮。更戳心的是 “就是黑崴子临行前,奶奶 / 塞进行囊,烧土豆的味道 / 就是六个儿女的生日 / 母亲的手擀面擀出来的味道”,烧土豆是奶奶藏在行囊里的牵挂,热乎的、带着焦香,是故乡的味道;手擀面是母亲在每个生日里的用心,筋道的、裹着面香,是亲情的味道。这些味道里的阳光,不是天上的光,是奶奶的手、母亲的爱,是家人把最好的心意,都揉进了食物里,让 “阳光的味道” 成了一辈子忘不掉的念想。
    最后一句,“就是父亲顶着一头大雪 / 劈柈子的那把大斧 / 划出来的闪电的味道”,把 “阳光的味道” 写得有了力量。父亲在大雪里劈柈子,大斧落下的瞬间,像 “闪电” 一样,那不是冷的,是父亲为家操劳的热,是寒冬里能暖透屋子的柴火香,是一个男人用肩膀扛起的暖 —— 这味道里的阳光,是父亲的责任与担当,是能遮风挡雪的、最坚实的暖。
    整首诗读下来,王国良还是用他最擅长的 “白描式” 笔触,不玩华丽的修辞,不搞复杂的意象,只把生活里那些 “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 的细节,一个个摆出来,就把 “阳光的味道” 写活了。原来阳光从不是抽象的 “明亮”,而是初雪滑落的响、孩子香波的甜、红床单的干爽、烧土豆的焦香、父亲大斧的劲 —— 是生活里所有带着爱的细节,是记忆里所有忘不掉的暖。读这首诗,就像在回忆里翻找自己的 “阳光味道”:可能是外婆晒过的被子香,可能是爷爷烤过的红薯甜,可能是妈妈织过的毛衣暖。这就是这首诗的力量:它用最平凡的细节,唤起了每个人心里最共通的温暖,让我们忽然懂得,原来阳光的味道,就是爱的味道,是日子里藏不住的、最踏实的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