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人的鹅掌风
(2016-07-30 09:03:15)
标签:
健康杂谈 |
鹅掌风是发生在手部的浅部真菌病,因手掌皮肤粗糙干裂似鹅掌而得名。本病的特点是手部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常继发于脚湿气。《外科正宗•鹅掌风》:“鹅掌风由手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所凝,致皮枯藁;又或时疮余毒未尽,亦能至此。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二矾汤熏洗即愈。”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手癣。
西医学认为手癣是因感染皮肤癣菌引起。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可由搔抓足癣等身体其他部位的癣菌病灶而感染。
鹅掌风的临床症状:
初发多见于单侧手,日久可延及双手。皮损初起为小水疱,继而脱屑、干燥,日久皮肤肥厚、粗糙、脱屑、皲裂。
1水疱型:散在或成群小水瘤,干燥后脱屑。
2角化脱屑型:皮肤肥厚、干燥、脱屑、皲裂。
3糜烂型:第3及第4指间浸渍,覆以白皮,剥脱后露出潮红糜烂面,起水疱时瘙痒,干裂时疼痛,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
祖国医学则认为本病系由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久则湿热化燥生风,不能儒养皮肤而生。《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认为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而此时也正是人体中阳气最旺之时,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此时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例如冻疮等属于寒性的疾病,可以最大限度以阳克寒,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预防鹅掌风要努力做到:
1保持手部皮肤的润滑无破伤,可预防鹅掌风发生。
2得了鹅掌风不要搔抓,以免鳞屑飞扬,传染他人或自身手部传染。
3平时要讲究个人卫生,不要用公用拖鞋、脚盆、擦布等,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4患脚湿气、圆癣、灰指甲等应及时治疗,防止自身传染。
5手足多汗和损伤,往往是手癣最多见的诱因之一,平时要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皮肤的不良刺激,如果是患者少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酒类等,因为这些饮料激惹汗腺的分泌与排出,给表皮霉菌的易感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鹅掌风治疗方法
1.水疱型:每日2次。可选用手足癣药水1、2号方、复方土槿皮酊等。
2.角化脱屑型:或用雄黄膏外搽,每日2次。
3.靡烂型浸泡外洗,常用药:苦参、白鲜皮、黄柏、大黄、土槿皮.半边莲、枯矾等;次以枯矾粉外撒,每日2次。
4.用中医中药来调整或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夏季多汗、皮肤角化肥厚程度较轻即鹅掌风缓解之际,采用具有儒润肌肤、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功效的纯中药制剂--复方土槿皮酊或复方透骨草溶液浸泡治疗鹅掌风,能显著软化角质,润泽角化肥厚的手足皮肤,使药物能直达病所,杀灭真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