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早熟中医之浅谈
(2014-07-22 22:31:27)
标签:
健康育儿 |
中医认为,儿童性早熟以肾为根本,肝与脾活动也有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小儿易肾阴不足,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肝阴不足。肝不足,肝失条达,气机郁滞,冲任失调,乳房经络疏利不畅,阻塞乳络,乳络瘀阻,则乳房硬结,不通则痛。肝病及脾则脾失健运,生湿成痰,积于乳络,日久积蓄造成发育。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尚无性早熟的完整记录。《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反映本病病在冲任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儿童真的性早熟是由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提前发动,功能亢进所致,可导致生殖能力提前出现。另外假性性早熟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性激素的作用,导致第二性征提前出现,故患儿并不具备生殖能力。
另外妇女哺乳期长期服用避孕药,通过乳汁影响幼儿或儿童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类助长药物及营养滋补品,如人参、蜂皇浆及偏食、过食、过补等现象,只吃荤菜为主,不吃蔬菜、粗粮和摄入过多鸡鸭鱼肉、牛奶鸡蛋等动物蛋白,使营养过盛;还有环境及食物污染,如家禽饲养过程中大量使用含生长激素的合成饲料等。这也都是引起小儿性早熟的重要因素。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主要是依据病因,调和阴阳,制气盛衰,盛者平之,衰者扶之。”在治疗时主要是通过中医药物治疗,对不同的性早熟现象辨证施治。
1
2肝郁化火证的治疗,本证属肝经郁滞,日久化火,致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前出现,足厥阴肝经循阴部,抵少腹,布胁肋,肝经郁滞故见胸闷不舒,嗳气叹息,急躁易怒。
3脾虚痰湿证的治疗,痰湿泛溢停聚肌肤则为肥胖;痰聚肝经出现乳房增大;痰凝气滞则见乳房胀痛;痰浊下注胞宫则冲任失调。痰郁化火,灼伤肾阴,相癸早至,相火偏亢,表现为痰火互结征象。治疗:治以健脾化痰消结:用加味二陈二仙汤
最后了解性知识,及时进行性教育家长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性早熟儿童尽管体格发育和第二性征提早出现,但其心理状态往往滞后于其性征发育的年龄。性早熟患儿的身体和心理均处于儿童期,而在性的方面却已经步入青春期,俨然似成人。明确儿童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和如何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固然至关重要,但是,防患于未然就显得更重要了。每位父母都有必要将"儿童性早熟的预防要则"作为"育儿必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