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苦的防与治

(2013-02-28 15:53:01)
标签:

杂谈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因胆汁味苦,故口苦之来源则在胆腑。胆腑以降为顺,故凡邪气犯胆肝,或胆虚胆气上逆则胆汁外泄上溢于胃,胃气上逆,从胃-咽入口,则口苦。

口苦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又称"胆瘅",如《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者,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现代医学认为口苦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的代谢有关。现代的工作生活压力,让大量的人长期存在工作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缺乏运动等,引起口苦:如果有牙龈炎,牙龈出血等口腔疾病,是引起口苦的常见原因,另外,癌症病人因甜味阀升高,苦味阀降低,也会感觉口腔发苦,应提高警惕。

中医认为口苦是由于湿热引起的,其中又包括肝胆湿热和胃热两种,肝胆湿热口苦,可能是由于肝胆部位存在炎症引起的;胃热产生的口苦,部分人肝胆没有炎症,但由于饮食不合理,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品,也会引起口苦。同时,一些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病人)也会有口苦的情况。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均可出现口苦;口腔本身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人也可出现口苦。

 治疗方法

1胆热证 治拟:和解少阳,疏肝利胆。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化裁。

2肝郁化热 治拟:清泄肝热。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另外如无器质性病变治疗,多使用川黄连、吴茱萸、浙贝母、乌贼骨等清热、祛湿、祛酸的中药,清热疏肝的中药,如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等; 保肝的药物,当归、白芍等; 消化的药物,如黄连、谷芽、麦芽等,它们的优点是能在治病的时候,最大限度地保护胃黏膜。

最后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油煎、烧烤、醇酒肥甘等燥热之品,多进食清凉饮食,保持心境平和,要注意情志调摄,是防治此病的关键一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儿盗汗淺談
后一篇:瘿病的淺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