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劉宗瑜醫師
劉宗瑜醫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913
  • 关注人气: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 血淺談

(2013-02-01 15:17:00)
标签:

杂谈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的名称,但从患者临床所呈现的证候,在祖国医学属“虚症” “虚黄”、“虚劳”、等范畴,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禀赋薄弱,或饮食不节,或久病失血,以致脾肾亏损所致,临床根据症状可辨为气不摄血、肝肾阴虚、五脏亏损等证型。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眩晕、精神不振、脉见沉细等症状。

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以及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功能紊乱,造血功能障碍,对于贫血,現代醫學认可分為: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正常人红细胞每立方毫米有400-450万个以上,血红蛋白每100毫升12克左右。人的血液里红细胞是由骨髓制造的,发育成熟后进入血流,平均寿命是120天,因此,每天都有一些红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一些红细胞新生出来。如果造血功能欠佳或破血作用增加,都会造成贫血。

中医认为血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故中医谓“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而这些脏腑功能的充分发挥,又有赖于肾之命火温照。因此,心、肝、脾、肾功能衰弱,均可导致血虚。而血虚之形成不外乎内外因素。血为有形之物,气属无形之用。血之运行有赖于气,故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的理论。《内经》说:“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因此,血虚患者一般均有气虚,这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贫血的患者,补血的食物是一个长期的调理过程,对于一些贫血程度严重的朋友来说,补血的食物在短期内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这种情况下的朋友可以在补血的食疗上增加一些补血补气的中藥品来保证身体血液的正常循环,调节身体造血功能,达到补气补血的功效。

阿胶一向被称为补血调理的首选之一,平常中葯房及超市皆可买到阿胶枣膏,阿胶能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统,能使其更快地造血、生血,增加血液细胞的数量,还对女性有着特殊的滋补作用,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大枣同阿胶一样,也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还能促进钙的吸收。另外黑豆不仅能养血安神、补中益气,还能增生白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力,保健效果极佳。

最後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以調理营养为基础,如果背离了这一点,好了也是暂时的,所以还是在治疗的同时补充一下食疗(阿胶, 大枣, 黑豆)等,效果会增加,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从二便辨疾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