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学  心

(2012-12-31 09:23:14)
标签:

杂谈

心脏位于胸中,有经脉与之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系统。中医学对心的形态结构也有较明确的记载,如《类经图翼·经络》说:“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动,通过经脉把血液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指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脉,指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中医又称为“血府”。所谓心主血脉,即指心脏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

中医通过触摸这些部位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称之为“诊脉”。 例如在颈侧部(人迎脉)、腕部(寸口脉)、足背部(趺阳脉)均可触及脉跳。望色,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人体面部的气血比较丰富,心脏气血的盛衰亦常通过面部的颜色与光泽显现于外,故称心“其华在面”。

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也就是說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的仍归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因此,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而正常。总之,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藏神而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以心气强健、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如果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即可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心气虚少或瘀阻,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低,可见心慌心跳,面色无华,心前区憋闷疼痛,面色灰暗,口唇青紫,脉虚无力或脉搏节律不等。

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來自於同一處,因心主血脉,心生血,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汗乃心之液”的说法。当心阳虛脫时,汗液隨心阳而脫,故大汗淋漓;心阳虛时,表卫不固,自汗出;心阴虛时,阳无所附,心液失其敛藏而发盜汗。

 

近代臨床研究认为,高血脂只与心脏的動脉粥樣硬化有关,因此,降低血脂就成了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课题。現代藥理研究证明:制首乌,桑寄生,杜仲,丹参,黄精,枸杞子,菖蒲,芡实,玉竹等,均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这些药物大多为补肾药,具有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调整了內环境,平衡了失调的脂肪代謝,而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醫學  肝
后一篇:中医学  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