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即退化性關節炎,是所有關節炎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會在中年或老年人的頸部、背部、膝蓋及髂骨的關節上,發生退化性的關節病變,導致關
節活動上的限制和困難。
【臨床表現 】
早期
僅在運動時出現疼痛,局部僵硬、運動限制、局部壓痛、關節運動時有捻髮聲、關節腫脹、運動範圍減少、外觀變形,常侵犯膝或髖關節。
中期
出現深及關節的酸痛。通常最常侵犯膝關節或髖關節,在使用這些受侵犯的關節時,會明顯感覺到疼痛 。
晚期
出現關節變形,關節所能伸展的角度變小,有時會侵犯手指頭的關節,形成結節。
如侵犯腰脊椎關節,退化性的脊骨會使患者脊骨出現明顯脊骨錯位,當病變組織加上錯位的脊骨壓迫著神經根時,坐骨神經痛症狀可能會出現,肢體麻痛,灼痛,抽痛,向整個下肢放射。壓迫馬尾神經,可引起括約肌功能障礙等。
【中醫療法】
古人將此病歸入中醫“痹症”範疇,病因為腎虛骨弱、外傷瘀血及風、寒、濕、熱、毒等外邪所引起。臨床分為腎陽虛型、腎陰虛型、風寒濕型、熱毒型、氣血瘀滯型,可根據不同的體質,開立個性化的處方予以調理改善,若紅腫熱痛嚴重可配合清熱消腫的膏藥外敷。
除了內調之外,還可選擇不同穴位針刺治療可達到不錯療效。臨床上,有七、八十歲病患已膝關節退化至需開人工關節的程度,疼痛難行,甚至要靠輪椅移動,經針灸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自己行走,免去一刀,加以中藥調養及日常生活多注意保養,皆可維持不錯之生活品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