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品汇:余秀华《茧》
(2016-03-10 06:52:13)
标签:
余秀华茧作茧自缚你不要留下任何标志不要让今生一路跟来 |
分类: 美诗美读 |
微品:吕本怀
埋你,也埋你手上的茧
这茧你要留着,黄泉路又长又冷,你可以拨弄来玩
如果你想回头,我也好认得
爸爸,作茧自缚,你是知道的
但是你从来不说出
对生活,不管是鄙夷或敬重你都不便说出来
作为儿女,你可以不选择
作为儿女,我一辈子的苦难也不敢找你偿还
埋你的时候,我手上有茧
作为一根草,我曾经多少次想给你
一个春天
不赞你以伟大,但愿你以平安
不会再见了,爸爸,再见
一路,你不要留下任何标志
不要让今生一路跟来
微品。
喜欢这首诗,喜欢它所蕴含的亲切,以及对亲人无限的同情与怜惜。
诗歌一开始便是行为的高潮:“
余秀华却偏偏这样做,而这种不正常正是这首诗所具有的魅力之所在。本来,茧已经随着亲人的埋葬而埋葬了,但她却说:“这茧你要留着,黄泉路又长又冷,你可以拨弄来玩|如果你想回头,我也好认得。”一方面,担心逝者从此更加孤独寂寞无聊,“黄泉路上又长又冷”,拨弄拨弄手上的茧也好聊以解闷;另一方面,这茧已经是逝者身体上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如果你想回头,我也好认得”,这既是对逝者一生勤劳的强调,也有对他一生辛苦的怜惜。
“作茧自缚”,成语入诗程度是很不好把握的,但“作茧自缚”在这里却运用得非常好。诗人将第一段里的生理上的茧加以深化,使这“茧”进化到了精神的层面,逝者是一个没有多少能力的人,却更是一个勇于承受的人,“爸爸,作茧自缚,你是知道的|但是你从来不说出|对生活,不管是鄙夷或敬重你都不便说出来。”读了这样的诗句,对她逝去的父亲的性格特征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一个对家庭具有强烈责任感,对生活中的辛酸苦辣甜都敢于接受的老人。
此时此刻,如果一味地纠缠于逝去的父亲怎样,在结构上便不免扁平,一些细节的呈现更是难以脱俗。好在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自己、写自己的茧,以及自己对逝者生理与精神双重“茧”的认同与赞美,将父女之间最深厚的感情特写般凸显于于一枚小小的“茧”中。
但即使如此,诗人还是很快便从自怨自艾,或从对父亲暗暗的怨恨里解脱,对父亲的爱在情感上很快居于上风的地位:“
这种决绝,是作为女儿的诗人希望父亲下辈子能够化茧成蝶,蕴含着抒情主人公对父亲更最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