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儿---“题目”越少越好

分类: 呆人呆话 |

(图片来自网络)
参加一个执法检查部署会议,有辅导,有要求,安排非常细致。边听边琢磨一些现象,有了些感受,可否说说?
得承认各种会议召开的必要性,没必要谁还开会?我做过很长时间文字秘书,对文稿起草刻骨铭心。开会很累!
不光是会议,我们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怕是也有问题,是不是重新设计一下,找出比开会效果更好的工作方式?
第一,当下不比以往,快捷方便到无以复加的各种音频视频,让开会完全可以简化,有必要开成“俄罗斯套娃”?
第二,会议已经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何时干完,有关部门按要求落实,还需要设立临时机构?
第三,“花拳绣腿”式机构和措施太耽误功夫,而且造成彼此观望都不负责的状况。譬如名目繁多各种“专班”。
第四,很多事情或环节管多了管细了管过了。请注意,不管少管粗线条管往往更容易出成绩,国内外例子还少?
第五,高度关注机关日益膨胀、人员人浮于事的状况越来越突出,或者变个形式继续存在,而且效率更加低下。
第六,尽量少些检查指导不好吗?要结果,少管过程,是南方发达省市之所以发展快的重要经验,为什么不学?
第七,对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不能太局限于开会或听汇报,人都要脸面,也都彼此留脸面,怎么可能查出问题?
第八,对经济工作尤其对企业督促检查太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举例说,机关人员懂经营会管理的占多大比例?
所以我说,要想发展快,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不管,至少是少管,别那么多题目,让基层同志多些干活时间。
2023-04-07 22:26:29 于镂月裁云轩
前一篇:想哪儿说哪儿---人生都是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