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和睦家庭应该有的样子


老头过寿:老妻敬酒,儿子送钱,孙子磕头。这情状被二刚先生绘图,一幅中国人的家庭伦常立马活脱出来,越咂磨越有味道。
我们家不怎么重视寿诞贺仪,爷爷奶奶连年初一孩子们给他磕头都免了,更别说做寿了。爸妈也不重视这些。原因我没搞清楚。
很多朋友不厌其烦各种“聚”,从不轻忽聚的各种由头,并把它归为“仪式感”,这大概与家庭熏陶有关。我缺熏陶,仪式感很差。
咀嚼“聚”的重要性,父兄、长幼、邻里、同事、友朋,如果没有或缺乏聚的交流、沟通,无异于关起门来朝天过,也忒寡淡。
曾去青州给一位朋友的老父亲拜寿。书画家现场合作一张贺寿大画,老人家欢喜得不得了。为老人张罗那么大一场寿宴,很费神!
爷爷做过八十大寿,一家几十口难得一聚,陪爷爷吃的鸿运村。不记得给爸妈做过寿,但“钻石婚”那天祝贺了,喝一瓶老茅台。
老朱家一向不太好客。朱明王朝过去这么多年,按说不该这样了。相比较我还比较活泛,不算太死心眼儿。年纪大了,心也在懒。
读刘二刚先生小品画《老头过寿》,画中那酽酽的亲情让人眼热,那毕恭毕敬的神态又让人莞尔,这才是和睦家庭应该有的样子。
2023-04-04 22:56:59 于镂月裁云轩
后一篇:想哪儿说哪儿---我是第几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