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喝酒也是一种历练

分类: 家长里短 |

看秋菊发的视频,老岳父明显见老了,只比爸爸大一岁,89岁的表现,我觉得比爸爸大很多,看得心疼。
有一点我佩服,就是天天喝二两,一天不喝心里不爽,不爽还不藏着,马上给个颜色,而且不和你玩了。
我每天也爱整二两,多了不喝。这种天天喝,应该是种“瘾”,但愿别增量,不然麻烦。这瘾和岳父有关。
最早领教老岳父喝酒,在三十几年前。初次登门,是贵客,条件再差,也得弄菜整酒,我还上学哪会喝?
第四位领导与我岳父是老乡,他老家人来考察项目,我作陪,我与老岳父喝酒那点事,成了“下酒菜”。
让“半个老乡”们开心的酒故事,是我坦白的:第一次进家门,一住二十六天,一笼半大鸡都成了好酒肴。
据说整箱备酒、大杯招呼的豪爽喝法儿来自胶东,我没考证,但第一次用高脚大杯喝白酒,还真是和岳父。
岳父在乡下住那些年,冬天家里没暖气,我住楼了,供暖第二天专程接他来过冬,每天小酒好菜陪了多年。
岳父海量名气很大,知道他来,不少朋友邀他,爱看他喝酒的过瘾劲儿。志祥老哥还专门整来几箱杠子头。
那时我还不怎么爱喝酒,但得陪着,给岳父斟整杯,我倒三分之一,他不干,必须平端,说这是一种礼节。
实践证明,陈涉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同样适用于喝酒,没用几月,我的酒量已经接近“名喝”岳父了!
今晚独酌:一盘熟牛肉,一盘炒鲜笋,一盘鸡肉冻,一盘鲜草莓,一杯二两高度“疑似”茅台。想老岳父了。
2023-02-08 22:26:28 于镂月裁云轩
前一篇:想哪儿说哪儿---发自内心的崇拜
后一篇:想哪儿说哪儿---能省就省几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