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二,老家称“大年初二”。这天最重要不是过年,而是“送神”和上坟,这仪式的仪式感超过世界上任何一种仪式,让人不敢忽视。
老家离爸爸住的“星空喜园”有30华里路程,得早起早赶路,不然日出前赶不到妈坟前。路上车很多,还有一二碰撞,人们都急急赶路。
设立公墓的做法很科学,节省土地,便于管理,最重要是借上坟之机庄亲可以见个面说说话,不然真就得了城市病,老死不相往来了。
我老家在平原,是个小村落,只能分成东队和西队两个小队,从村东到村西我觉得用不十分钟就能走个来回,朱、于、姚是村里大姓。
生产队时村里有个学校,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都是同学倒没觉得彼此生疏。原来的四个自然村前几年合并成一个社区,住楼了,生疏了。
若不是有祭祖、请神这些风俗一直坚持着,一个村里的老少爷们儿还能见面儿?见面还能彼此应答?每次回家祭祖我都会想到这些问题。
今天初二,兄弟四个回恩城老家“送神”。妈去世第一年,得严格按祖传规矩到位。还没进村 ,热烈脆响的鞭炮早已噼噼啪啪响起来了。
在坟前应该说些话,可我不怎么敢说。尤其对爷爷奶奶,一开口就哽咽,想说的话不少,不敢张口说。留在心里吧,不一定非说。
本家几位叔和兄弟们早到了,虔诚地烧纸、磕头,这才是一家人在一起应该有的节奏和表情,大年初二这些规矩千万别被移风易俗喽。
2023-01-23(大年初二) 23:22:26 于镂月裁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