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好画离不开生活

(2021-12-07 22:14:32)
分类: 看图说话


想哪儿说哪儿---好画离不开生活

 

  看到老画家张辛稼一幅画,款曰《凉风入户虫声切,斜月侵簾桐子香》,喜欢画里几个虫,反复数了几遍,应该是四只,把我欢喜得不行,看了又看,还有话想说。
  每天认真做“学习强国”的题目,有一个栏目必定重点看反复看,还下载转到朋友圈细读,这就是“中国美术”,因为我痴迷金石书画,想从这栏目里长点话语权。
  不知道专业搞艺术的怎么评价“中国美术”的“名画欣赏”栏目,反正我想看爱看一直看,却总是不得要领,也就是对其中“无与伦比”的赞叹褒奖大都理解不透。
  我说“大都理解不透”,反过来讲就是有些能理解,极少数不但理解而且着迷。譬如关于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李苦禅等的书画,他们的画好,评者赏析也好。
  张辛稼《凉风入户虫声切,斜月侵簾桐子香》,评者一番解说,我也似懂非懂,假如画面没有这四只虫,十有八九我不会喜欢,即便喜欢也不会刺激到想说一篇话。
  赏析者把这虫称作“螽斯”,我专门“百度”查,原来我们从小所说的“蝈蝈”“蚂蚱”,有一个归拢性学名,叫“螽斯”。放大了再看,这螽斯怕不是蝈蝈蚂蚱。
  也就是说张辛稼画的螽斯,不是我心里想到的蝈蝈或蚂蚱,这种虫我没见过,或者见过但见得少,所以没有故事可说。可它刺激我了,让我想到小时候常捉的蝈蝈。
  蝈蝈这种昆虫应该不怎么亲近梧桐,在我老家那地儿,它最爱在瓜地、白菜地、萝卜地里玩儿,看它绿莹莹水灵灵的样子以及鸣叫时的动作、神态,也该长在那里。
  秋后起白菜时,亲爷爷爱带我去地里打野兔,抗着土枪,领着家犬,拎着干粮,爷俩儿先转白菜地、萝卜地,然后到地瓜地、苜蓿地转,往往是他打兔子我捉蝈蝈。
  齐白石老人的画我喜欢,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他心思特像小孩子,小孩子喜欢的,大都是他爱画常画反复画画到出神入化的东西,他笔下的蝈蝈、蚂蚱简直都是活的!
  现在的孩子怕是没有捉蝈蝈、蚂蚱、蟋蟀、蜻蜓、油罐罐儿、小鱼、泥鳅、知了、麻雀的兴趣了,没了这些兴趣的孩子还能理解齐白石的画?兴趣是什么?是生活。


     2021-12-07 22:14:32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