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读图0011

(2021-07-31 10:24:42)
分类: 看图说话
想哪儿说哪儿---读图0011

 刻印只求平实,不求纤巧,盖纤巧去古雅远矣,此缶翁论印语,至理也。今人刻印只求个人面目,不计扮鬼脸恶相,此现代艺术理论使然,亦或有理也。研斋不信邪,只凭常理做事,不疾不过把握尺度而已,如此犹不免时遭非议,奈何?己丑石开。

 语出《左传》。此作于戊子,野逸有之,厚实不足,凡事难以周全如是。

 操觚月朗,抚琴山响,事之佳境,无非此像。 己丑五月刋为自留。

 

 读石开先生这件印屏,我有三点感受。

 其一,石开先生“不信邪,只凭常理做事,不疾不过把握尺度而已”,这是他对自己印章风格的自评。我觉得,包括石开印章最狂热的追随者和收藏家,对这句自评都得好好咀嚼印证一下;

 其二,石开先生引缶翁论印语:“刻印只求平实,不求纤巧,盖纤巧去古雅远矣”。缶翁所言自是至理,但我想请教方家:纤巧一路能否刻平实,进而古雅?纤巧一路作品当下比较有市场;

 其三,刻印一如做人,平实为人、做事,很容易被人接受,是传统文化提倡的品行;纤巧则不然,即便内心接受,表面也不便褒扬。纤巧真的不如平实吗?不一定吧!或许我类比不当。


     2021-07-30 23:53:06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